目前分類:線上學習、資料庫及網路資源 (4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文/葉乃婕]

Giza 3D 

吉薩金字塔群是目前唯一還存在的世界七大奇觀。透過各個領域專家學者的合作,百年來的研究成果都濃縮在這個互動網站中;運用最新的科技,將考古學脈絡(context)完整呈現。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日工商服務時間,大菩薩要介紹的是中研院數典資源網的Google+專頁~ 本頁除了藉由生活化的方式,讓大家看到這些數典資源與你我生活交會的火花,還有其他資訊等你來發現喔!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月都是考古文物喔

史語所學術創新數位深耕計畫下載專區 2013桌布

 

1月率先登場的是鹿方鼎

跟它一起出土的還有它的好哥倆牛方鼎,看看大菩薩的介紹吧

〈哥倆好,一對寶〉

 

2月是東周(春秋戰國)的水陸攻戰紋鑑,一共有R019005R019006兩個喔~

點選"+More Pictures"可以看到精彩的水陸攻戰紋拓片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考古學資源http://www.ihp.sinica.edu.tw/~arch/index.html

該網站是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學門」所架設的官網。

裡面介紹了學門成員、組織架構,以及標本提借或圖像申請的規章辦法;亦提供可利用的線上資源,除了連結到所內考古資料庫及相關網站,另有台灣考古學相關著作查詢系統;未來將增設學門同仁工作成果簡介等等。

只要是想了解史語所考古學門相關的事務辦法資源,都可以透過這個網站取得所需資訊,歡迎大家多加使用~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又到了歲末,有種桃花依舊笑春風之慨。嗯嗯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來歡迎大家下載美麗的月曆桌布,讓一年一最後一個月在美麗中度過吧~

無獨有偶,史語所與中研院數典資源網同時以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的藏品為設計原素。

1.史語所以中國雲南少數民族「納西族」東巴經之一的《抽二十六占卜書》為背景,配上旖旎的麗江風光照:http://dahcr.ihp.sinica.edu.tw/07.php

2.數典資源網選用的是貴州苗族的銀髮帶鈴:http://digiarch.sinica.edu.tw/content/download/download_content.jsp?id=382

喜歡植物的朋友,數典資源網也有以台灣萍蓬草的桌布供下載喔:http://digiarch.sinica.edu.tw/content/download/download_content.jsp?id=381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新上線的網站在視覺及音效上都極具振撼力及戲劇性,目前寶藏館的內容聚焦在本院史語所藏的數件考古遺物、漢簡及清代金榜上,以詳盡、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給大家。                                   

繼「國家寶藏館」後,「台灣貝類館」及「台灣歷史館」陸續會上線,請大家拭目以待!

快來挖寶:http://digiarch.sinica.edu.tw/digitalmuseum/worlds.html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0521塗鴉牆_魚IMG_0005

大家有看過透明魚標本嗎?這條魚不是生來就透明,是經過處理把魚皮及魚肉變成透明的,骨頭也是經染色,完成後要泡入甘油中保存。一般選做透明標本的魚都不超過20~30公分、魚體也不宜太厚,因為較大較厚的魚肌肉組織過於厚實,在使用胰蛋白酶消化肌肉時太費時間,消化效果也不好。另外軟、硬骨鈣化程度不同(軟骨含較多水份及膠原,硬骨則已礦物質化),可以選用不同染色劑染色,方便辨識。

一般骨骼標本看到的角度有限,被其他骨骼擋住的部份會看不清楚,而且內臟也無法保存,透明魚標本連骨骼都是透明的,所以在顯微鏡下可以清楚觀察到每個部位及內的情況(有些人會把內臟去除)。除了研究目的,這展覽中展示也很吃香喔!甚至還會被當成紀念品販賣呢。大家可以參考下圖的流程圖自製喔!

主角個資:魚名──大鱗龜鮻(Chelon macrolepis,身高──約8公分。

大鱗龜鮻介紹:http://fishdb.sinica.edu.tw/chi/species.php?id=381179

20120521塗鴉牆_製作透明魚圖解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各位中小學老師們,
常為製作教學所需的Power Point檔而苦無合適的搭配圖片和說明文字嗎?
本計畫針對老師們的教學所需,設計一個操作簡單的網頁,集結史語所考古資料的教學精華內容,快來「教案素材秘笈—考古資料全攻略」看看吧:
http://archeodata.sinica.edu.tw/teaching_website/index.html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言:在網路上常需要輸入驗證碼,證明使用者是真人而非機器人;這種技術稱作「CAPTCHA」。後來CAPTCHA的發明人之一想到,可以把它與書籍數位化的工作結合,減低大量人力成本與時間,因此發明新的認證技術「reCAPTCHA」。真是天才啊!!

 

數位書房-reCAPTCHA電腦做不到的事,你可以!

周易正(行人文化實驗室總編輯)/中國時報/2011-12-03 

 插圖(美聯社資料照片)  插圖(美聯社資料照片)

 

     網路除了便於溝通及搜尋資料,更讓人類產生新的組織合作方式,得以完成過去不可能的任務。reCAPTCHA將網路的認證作業與書籍數位化結合,便是成功案例。

     「在 沙漠裡,有一隻烏龜朝你爬來。你把牠翻過來,讓牠四腳朝天受太陽照射,而你不打算幫牠。」

     這是電影《銀翼殺手》的經典對話,場景是未來的世界,複製人開始在外星殖民地叛亂,所以地球上開始肅清複製人。因為肉眼無法區辨真人與複製人,統治者發明了一套叫做Voight-Kampff Machine的辨識機制,經由提問一連串問題,配上呼吸、臉紅的監測,便可以檢驗出誰才是「真人」。複製人里昂聽了上述的烏龜問題之後,逐漸失去控制,開槍把詢問者殺死,電影由此開始。

     和你互動的可能是一支程式

     雖然,我們還沒步入面對面都無法辨別真假的複製人時代(按照小說設定,這問題在桃園機場捷運通車的2019年就會發生),但區分真假已經是這個時代必要的設備。在只經由傳輸線溝通的網路世界,我們無法確認電腦另一頭和你互動的是不是人類。而網路上也的確有一堆「機器人」到處橫行,有的是為了協助搜尋引擎,有的是為了幫忙偵測網路問題,但還有一大群,則是為了不良目的而存在。例如四處留言,讓某個商業組織或產品的網路排名快速上升的機器人;或者到處猜密碼破解帳號惡意入侵、灌票、假下單、刻意塞爆伺服器的機器人等等。

     為了判別網路另一端是否是真正的「人類」使用者,類似電影中的檢驗機制應運而生,因此我們在各網站上註冊、留言、查詢或買東西時,便經常遇上螢幕跳出各種歪斜扭曲的文字或數字,要求我們辨識的狀況。

     只有人類才懂的辨認機制

     這項「人或電腦」的檢驗技術,稱作CAPTCHA(Completely Automated Public Turing test to tell Computers and Humans Apart),是由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的幾位研究員在2000年左右發明。由於電腦使用的文字辨識系統(OCR)仍有局限,只要文字受到其他因素干擾(色彩、變形、大小等等),在電腦眼中就變得無法判讀。換句話說,只要利用這些「人類一看就懂,但電腦理解有困難」的問題文字,就可以避免有人利用程式從事大量非法行為。

     CAPTCHA被大量用於網路認證之後,發明人之一的路易斯.馮安(Luis von Ahn)曾經統計其使用率,發現每天平均有20億人次使用CAPTCHA,每次約花10秒鐘。如此計算,每天全球網民為了證明自己是個人類,就花了超過550萬個小時。馮安於是想,如何進一步讓這個服務既發揮效用,又可以做一些「人類做得到,但電腦還不行」的好事?

     既然是在辨識文字,馮安把腦筋動到書籍數位化上。當然,到處都有人在執行數位化工作:古騰堡計畫利用全球志工來校對,Amazon則是將書送到中國與印度掃描辨識。但無論如何,其中有許多工作都是電腦無法獨立完成的。如果人們在使用CAPTCHA的時候,也同時進行文件或書籍的數位化,每天不就等於多了全球志工免費550萬小時的協助?

     CAPTCHA發明人之一的Ben Maurer,告訴因網路蟑螂而不堪其擾的網站管理者,只要採用CAPTCHA機制:「你不只可以解決垃圾留言的問題,還可以讓人類的書寫歷史進入數位時代。」於是,各地使用者為了證明自己不是惡意程式,認命地過關斬將、辨識文字,在不知不覺中,就完成了一篇篇文章的電子化。這個最後集結了全球7億5000萬個志工的小裝置,就叫做reCAPTCHA。

     與書籍數位化結合

     基本上,送到reCAPTCHA的文件都會經過兩種文字辨識軟體掃描過,如果某個字出現不同的辦識結果,或者辨識出的字無法在字典中查得,就會被標定為「可疑字」。可疑字之所以會出問題,通常是因為原始文件有污漬或印刷不清楚(或掃描不清楚)。這些電腦處理不來的問題,就可以派人類上場。

     使用reCAPTCHA機制的網站,認證碼上需要辨識的文字會有兩組,其中一組仍扮演區辨使用者是真人或程式的角色,另一組則是請人類使用者幫忙辨識的文字。這套系統測試下來發現,經過reCAPTCHA的文件,正確率為99.1%(一般電腦文字辨識的正確率為83.5%),非常接近花錢請專業人士完成的正確率,卻節省了絕大部分的經費與時間。

     這套系統最後將整整20年份的《紐約時報》完整數位化,2009年被Google收購後,繼續進行Google Books的數位化工程,目前更擔負全世界4萬家出版社、四百多種語言的數位化任務(所以在回答reCAPTCHA問題時,發現有不認識的字是很正常的)。另一方面,今年11月,史丹佛大學表示已經能破解CNN、VISA等大公司使用的CAPTCHA技術,但reCAPTCHA這個「順手做好事」的系統依舊保有相當的安全性。光這一點,就足以吸引更多人加入數位化全世界書籍的行列。

     網路帶給我們的,不只是更便於溝通、更容易搜尋資料,它還讓人類產生新的組織合作方式,得以完成過去不可能的任務,這正是理論家克雷.薛基(Clay Shirky)的重要論點。reCAPTCHA這個例子,讓我們「真的」看到每個人一點點的貢獻,能如何聚集起來。過去,政府與商業組織分別在不同時代帶來重要革命,如今,無關金錢的組織方式、純粹民眾的結合,將會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有的是靠志工們在網路集結,有的則是像reCAPTCHA,在不知不覺中共同完成任務。

     比起英文世界,中文世界有更多的古籍或現代文學需要數位化(或者協助句讀)。或許我們也能找到類似「一石兩鳥」的模式,讓所有人貢獻自己的一點語文能力,協助更多中文經典在網路上重現。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繼石爺爺帶著阿泰遊過台灣及外島的考古遺址後,首度踏上大陸西北地區,展開另一次的考古之旅。石爺爺年輕時(考古學前輩石璋如先生的化身)曾在甘肅敦煌的莫 高窟進行三個月的考古調查工作,這次他將帶阿泰重遊闊別數十載的舊地。讓我們一起「前進莫高窟」,邊聽石爺爺話當年,邊聽他解說壁畫裡的故事與石窟的內涵吧http://archeodata.sinica.edu.tw/h7/mogao/pages/main_1_zh.html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28年10月13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開始進行成所後的第一件考古工作,也就是中國河南的殷墟發掘。這次發掘不只證實商代的存在,為上古史寫下新的一頁,也是中國首度以科學方法來進行,奠定之後的考古與研究基礎。為了紀念這個意義非凡的日子,學界將這天訂為「考古節」。
更多關於「世紀考古大發現」內容:http://proj1.sinica.edu.tw/~dmuseum/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到澎湖去玩的時候,除了碧海藍天,大片天人菊、仙人掌,
最負盛名的景色之一,大概就非七美島的雙心石滬莫屬了,
到了七美島,還有件一個不可不知的事情,
四千多年前,史前人可就在七美島開起石器製造場,
還把石器運到海峽兩岸,
做起貿易來了~
快來看看:
中文版看不夠,還有英文版可以挑戰一下喔~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敦煌莫高窟影已經開放了,快進影像資料庫看看吧!

http://ndweb.iis.sinica.edu.tw/archaeo2_public/System/Media/Frame_Advance_Search.htm

在「關鍵詞」欄位輸入「莫高窟」或「西北調查」就行了;

如果您想查詢莫高窟中特定的窟,請在「關鍵詞」欄位輸入該窟的C號(張大千編號)或T號(大陸現行編號);

或者您也可以試試其他關鍵字,例如「藻井」、「經變」或「黑水河」等等。
這批影像是石璋如先生(1902-2004)及勞幹(1907-2003)先生所攝的敦煌莫高窟及黑水河流域田野照;

大家亦可於已出版的書籍《莫高窟形(三)圖版》(石璋如。台北:中研院史語所,1996。)及《石璋如先生訪問紀錄》(陳存恭等訪問、任育德紀錄;台北市:中研院近史所,2002年。)觀賞這批影像。

歡迎大家多加使用!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次一口氣新增了44個國內外的網站連結!

現在我們把所有的友站都依內容作了分類,也在每個外文網站後加上中文簡介,讓大家方便瀏覽,也更容易找到自己感興趣的網站。

大家先來一睹為快吧!

1.    如果您想透過遊戲了解考古工作的流程及所需工具,不妨來玩:http://dignk.nmp.gov.tw/home01.aspx?ID=1

2.    如果您想知道考古學家都在做些什麼工作,可以看看:http://www.museum.state.il.us/ismdepts/anthro/dlcfaq.html

3.    如果您想出國來趟考古遺址之旅,可以考慮考古學家帶團的行程:http://www.archaeological.org/webinfo.php?page=10004

4.    如果您想教授考古學的基礎知識,可以參考:

       http://www.sscnet.ucla.edu/ioa/portals/frames.html

     或者進一步參考:http://www.indiana.edu/~arch/saa/matrix/

5.    您知道考古工作不只在陸地上進行嗎?如果您想了解水下考古的一切,請看:http://www.abc.se/~pa/uwa/

6.    如果您想找大陸出版的考古專書、期刊、工具書等專業書籍,不妨瀏覽這個專業書店的網站:http://www.bjkgsd.com.cn/default.asp

7.    也有專門給小朋友看的考古網站:http://www.kidsdigreed.com/http://www.digonsite.com/

 

除了新增考古相關的網站,還有其他的喔!

1.    http://dahcr.ihp.sinica.edu.tw/dahcr_edu/index.php  

     這是史語所數位典藏計劃的科普網站,裡面有許多動畫及遊戲,讓大家用輕鬆的方式認識史語所的珍藏。

2.    http://www.nms.ac.uk/education__activities/kids_only/egyptian_tomb_adventure.aspx 

    這是個墓葬探險的遊戲,在探險的過程中可以認識埃及墓葬的內涵。

3.    埃及在帝王谷一帶進行一項大規模的考古計劃,並建立一個展示研究成果的網站:http://www.thebanmappingproject.com/;裡面可以看到每個王陵的文字及影片介紹,還能依遺址、建築裝飾、影像等類目進行查詢,內容非常豐富!

4.    您想知道日本有哪些文化遺產嗎?瀏覽一下吧:http://bunka.nii.ac.jp/SearchDisplay.do?linkType=category,網站中也可以依時代、地域及主題進行查詢。

 

    *更多精采的網站請上我們的入口網站:http://archeodata.sinica.edu.tw/h6/h6a.htm!Enjoy it!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各位,大家好:
今天來介紹一個有趣好玩的網站
 
介紹史語所數位典藏計畫執行至今的部分成果(有些仍在建置,請耐心等候!)…
裡頭包含動畫、遊戲、影像等…
讓社會大眾更容易從這些方式裡,去認識歷史,親近歷史…
也更容易地去使用數位典藏提供的免費的及多元的資源!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讓我們跟著考古大菩薩、一起遊台灣吧!

 

        圓山、八里、台東、清水、台南府城、蘭嶼…這一個個我們早已耳熟能詳的旅遊觀光名勝,除了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與秀麗的自然景觀之外,其實在這些觀光景點的地底下,還埋藏著許多古早人類生存、繁衍的證據呢!中研院史語所為了和大家分享這些有趣的知識,特別製作科普教育網頁考古大菩薩遊台灣!就讓我們跟著考古大菩薩的腳步,一起來趟跨越時空的深度知性之旅吧!

        台灣島,其實在五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已經有了人類的腳跡步履其上。之後歷經了新石器時代、金屬器與金石並用時代、歷史時代等一代代先民的打拼,台灣才逐漸成為我們今天熟知的樣貌。而在考古大菩薩遊台灣網頁的考古大事簿,我們特別將台灣每一個不同階段人類活動的概要加以介紹,您可以輕鬆而快速地、認識上下縱橫五萬年的台灣歷史。同時配合台灣考古大事年表,您更能在彈指之間,了解台灣與世界在同一時段之內所發生的重要事件。

        而在考古大菩薩遊台灣主網頁中,我們從台灣頭到台灣尾,特別選出了大坌坑、十三行、圓山、芝山岩、植物園、七家灣、曲冰、牛罵頭、左鎮、南科、鳳鼻頭、熱蘭遮城、澎湖七美、長濱、卑南、蘭嶼等十六個重要考古遺址,作為考古大菩薩的台灣深度旅遊行程。您可以跟著見多識廣的石爺爺、和藹慈祥的考古大菩薩、還有超級貪吃的愛吃鬼阿泰三個人的腳步,一同走遍台灣從南到北的考古遺址。在頁面中,您不只可以知道考古學家發掘、研究考古遺址的緣由與成果、了解古早人在這塊土地上生活打拼的小故事,更能瀏覽到各個景點旅遊資訊,讓您讀萬卷書也能行萬里路、協助您安排深度旅遊行程、實地到遺址親身體驗跨越時空的感動。

        而在面對這些珍貴難以用金錢衡量的歷史記憶與文化資產時,我們應該抱持著什麼樣的心態呢?我們也特別設計了讓我考考你頁面,利用諧趣的問題搭配爆笑風格的插圖,讓瀏覽者在輕鬆的心情裡,認識接觸考古遺址的正確態度。

        而維持著數位解古專案的一貫風格,我們也在我還想知道嘛~”頁面中,將台灣考古知識相關之研究機構、書籍、網路資源等資訊,加以整理羅列,讓有興趣進行深度自我學習的朋友、或是有教育需求的家長與教師,能夠在這裡找到需要的知識。

        為了服務視障朋友、或是還不認識字的小朋友,我們也將所有對白與文案內容加以配音,因此您在瀏覽時,也可以將喇叭打開,欣賞三位串場人物的風趣對白。

        那麼,就請您帶著最輕鬆的心情,跟著我們一起考古遊台灣吧!

 

        中研院史語所數位知識總體經營計畫考古分項  敬上

 

        如何瀏覽考古大菩薩遊台灣?

A.     請上史語所考古分項入口網站http://archeodata.sinica.edu.tw/

B.     點選考古百科

C.     點選數位解古

D.     點選考古大菩薩遊台灣就可以了!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創用CC台灣授權條款2.5)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5年度數位典藏教學活動設計比賽
台南市立人國小陳茂盛主任
以世紀考古大發現與商代車馬大觀為主題
製做"古墓騎兵-殷虛重現"教案
獲得佳作

網址為  http://202.168.199.76/index.jsp#

可以去看看!

看到有人引用本計畫所產出的產品,真是振奮人心!
我們會再接再厲做的更好!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走進考古的馬賽克考古發掘遺物照片記錄與檔案入口網站介紹

 

        眼尖的朋友們應該可以發現,中研院史語所考古發掘遺物照片記錄與檔案入口網站,好像跟以往有些不同了。是的!本站已經在20068月進行視覺設計改版。而在光鮮亮麗的視覺效果之下,我們打算呈現給瀏覽者的,又是什麼樣的資訊與意念呢?

        當我們進入本站,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東亞與太平洋的輪廓,海洋用的是普魯士藍;陸地搭配的馬賽克圖片,是各種史語所考古田野發掘工作與遺物照片。這些馬賽克圖片,從古早考古學家工作實況,到簇新的考古遺物檔案照,正好訴說了史語所考古研究工作從大陸到台灣的歷史傳承。而接下來跳出的遺物,分別是台灣考古的十三行駱駝銅牌、人形陶偶、人面陶罐、青銅刀柄與漢人銅錢,以及大陸考古的殷商青銅人面、石鳥、虎首人身立雕、陶俑,這些考古出土遺物,恰好代表了史語所考古學門與數位典藏計畫目前執行的兩大成果:「殷虛」與「十三行」。

        當我們進入首頁後,我們可以發現畫面左方是一片古老的發掘地圖,右邊則是各種考古圖象的馬賽克拼貼。而考古學,這門需要腳踏實地、「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的學問,也不正是前輩學者們在各地四處爬梳古人的蛛絲馬跡,拼湊各種證據才得來的學術結晶嗎?

        而當我們點入本網站各個不同的選項之後,我們也將更深入地面對史語所前輩們秉持著「新學術」精神、探索未知的光榮回憶。首先在計畫說明中,畫面右上角看到的是穿著外套的史語所石璋如院士,正在指導田野考古進行的情形。畫面上方的地圖,則是象徵著史語所前輩考古學家們不辭辛勞、跑遍大江南北的過往。畫面右下角,則是由台灣十三行遺址中所出土的陶罐。至於在畫面右邊的可愛小綠人,則是本計畫的小可愛LOGO南無考古大菩薩,拿著小鏟子和您招手,邀請您一同遨遊在考古學的世界中。而在本頁面中,我們可以透過文字,暸解史語所自1928年創所以來,所進行過的重大考古工作,以及數位典藏計畫於2002年開始執行以來的成果與願景。

        數位典藏資料庫中,我們則採用了素淨的版面設計。在這裡,主角不是我們,而是來自地底下娓娓地訴說故事的考古資料。我們可以在這裡透過遺址、遺跡、遺物、影像等四項依照考古學脈絡區分的資料庫,瞭解古代先民的生活點滴。為了方便初次使用本資料庫的朋友,我們設計文字與影音的操作說明,您只要動動滑鼠、打開喇叭,便能輕鬆明白本資料庫操作方式。接下來,您就可以瀏覽橫跨數千年、數千里時空的考古資料,無論是考古學家手書的田野記錄、墓葬發掘的第一手照片、用餐花絮、還是珍貴考古遺物3D環物影像,都能盡收眼底、不假遠求!

        接下來吸引人注目的,便是我們的考古百科了。考古百科網羅了本計畫各式各樣活潑的數位內容,因此選單頁面的設計就像是一張遊樂園門票,希望所有大朋友小朋友,都能夠在輕鬆地接觸考古學的知識。不管是美勞紙模型、刺激考古小遊戲、還是在網路上拼裝三千年前的商王馬車,任君挑選、包您滿意!

        當我們點入佈告欄後,在右上角看到的是城子崖龍山文化遺址的發掘田野合照,而在畫面左下角的,則是自安陽侯家莊西北岡王陵區1004號大墓中所發掘出來的鹿方鼎。在此,您可以自由點閱各個佈告欄資訊,了解本計畫的最新動態。

        關於我們中,我們可以看到右上角的照片,是安陽殷虛小屯村最膾炙人口的發現之一—YH127骨坑的發掘田野照片,這個甲骨坑中一共出了近萬片的甲骨卜辭,許多我們在歷史課本中所見到的甲骨,都是從這個單一的甲骨坑中所發掘剝剔出來的。而在左下角的青色扇斗兄,則是自十三行遺址出土的青銅刀柄。在這裡,您可以找到本計畫的連絡方式,除了傳統的電子郵件以外,您更可以利用即時的MSN帳號與部落格,和我們分享您在使用資料庫所遇到的問題、或是對本計畫的意見。您也可以看到計畫成員名單,以及曾經為這個計畫付出心血的好伙伴、好朋友們,我們的謝忱不能盡書於筆墨,謹此聊表我們的心意。

        而在產出文件中,我們在右上角看到的是十三行BM5364雙人葬的田野發掘照片,而大家所熟知的十三行人面陶罐,就是由這個雙人葬中出土。而左下角的虎首人身雕像,它是出自殷虛西北岡王陵區1001號大墓,充分發揮了在設計上的想像力。您在本頁面中,可以自由瀏覽本計畫在執行數位化工作時的各種參考文件與記錄,並能欣賞由內容發展分項所拍攝的中研院史語所考古數位化流程影片,了解本計畫的目標與數位化工作流程。

        接下來則是史語所網路資源,在左下角向您招手的是十三行遺址中所出土的人形陶偶。在畫面右上角則是西北岡1004號大墓發掘、牛方鼎與鹿方鼎出土的田野實況。在本頁面中,您可以透過連結,拜訪史語所其他考古相關網站。我們希望透過資源整合的方式,讓使用者能在本站中就可以輕鬆地瀏覽史語所所有考古相關網路資源,不必在網路的大海中苦苦搜尋。尤其是有圖象申請、授權需求的學術界、商業界朋友,您更可以透過我們提供的史語所數位資源暨藏品圖象申請入口網站,進行會員登錄與線上申請作業。

        而在友善連結中,我們在左下角看到的,是來自東周時代,河南輝縣山彪鎮的超可愛犧形獸。而在畫面左上方使用測距儀瞭望遠方的,正是年輕時的石璋如先生。而瞭望遠方、以他山之石豐富自我,正是友善連結所希望傳達給所有朋友們的心意。因此在這個頁面中,我們以地理五大洲作為區分,將世界各地考古學與數位典藏有關的站台予以篩選,讓您除了史語所的考古研究以外,也能看看世界各地對考古學與數位典藏的探索與追求。

        對知識與美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歷程。每個人對考古學的想法與認知,自然也有其豐富的多樣性。對我們來說,考古學宛如時空拼貼而成的馬賽克拼圖,在乍看無序的地層、土壤、資料、老檔案中,我們一步步地邁向通往過去的時光之旅,翻開了一頁頁埋藏在地層中、無文字的史書。我們衷心希望每一位造訪考古發掘遺物照片記錄與檔案入口網站的朋友,都能在這裡找到您所需要的知識與快樂。而本計畫全體成員,也會持續自我砥礪、做到最好!
 
中研院考古數位典藏入口網站網址http://archeodata.sinica.edu.tw/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親愛的朋友,您好!

 

    1936612,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於河南安陽小屯村的殷虛第十三次發掘時,發現了小屯灰坑YH127。儘管在先前歷時八年共計十二次的發掘中,史語所的考古學家也曾發掘到了不少殷商甲骨卜辭,但是如同YH127坑如此大量而集中的出土,卻是中國考古學史上的第一遭!而YH127中所出土的大量甲骨卜辭,也成為了考古學家、文字學家與歷史學家,了解殷商時代文明最好的途徑。

    史語所為了紀念YH127這一個對考古學、文字學與歷史學具有重要意義的遺跡發掘七十週年,除了於2006610起,於史語所歷史文物陳列館2F特展區,舉辦YH127骨坑發掘特展與一系列通俗演講。而中研院史語所數位典藏計畫考古分支,配合本次紀念活動,將開放YH127坑發掘時珍貴的田野照片與原始田野記錄供一般民眾自由瀏覽(如需引用或使用,請和史語所聯繫),歡迎大家一起透過無遠弗屆的網路,體驗穿越三千年時光的感動!

 

    查詢YH127坑資料的方法:

1.      進入史語所考古數位典藏官網http://archeodata.sinica.edu.tw/

2.      點選數位典藏資料庫。

3.      選擇遺跡資料庫。

4.      選擇遺跡名稱/代碼作為檢索值。

5.      輸入YH127後按查詢。

6.      選擇YH127序號後按開始查詢,如此即可點選瀏覽。

 

關於YH127坑的推薦書目:

1.      石璋如 "中國考古報告集之二 小屯第一本" 遺址的發現與發掘‧丁編 甲骨坑層之二                                                     台北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出版 1992

本書為YH127坑正式的發掘報告,對於當時發掘出土物與其記錄有詳細描述。

2.      陳存恭、陳仲玉 訪問 任育德 紀錄                                    

    "石璋如先生訪問記錄"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出版 1992

本書為石璋如先生的口述歷史,當年發掘YH127坑時,就是由石先生與王湘先生共同負責實地的發掘工作,從發掘、發揮創意保存甲骨柱、地方土匪試圖行劫等,石先生的回憶,提供了YH127發掘現場的鮮活見證。

 

祝福您  身體健康

        萬事如意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數位典藏計畫考古分支  敬上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各位朋友大家好
 
首先祝福大家新的一年身體健康
萬事如意
 
眼尖的朋友可能會發現到
我們新增了不少國內外文博單位機構的網路連結
在這數位化資源充斥的年代
我們在面對全世界的競爭時
必須要廣泛地吸收其他機構的優缺點
才能更加惕勵自己
絕對不能閉門造車
 
因此我們增加了一些國內外數位典藏與考古文博方面的網站連結
除了希望大家能夠方便地搜尋到想要的資源以外
更能夠相互比較、成長
為我們子孫留下更多知識與文明的遺產
 
如果各位朋友知道任何尚未被我們納入的數位化資源
也竭誠歡迎大家把網址給我們
我們會盡快加入連結
將資訊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敬祝    新春快樂
            萬事如意
 
中研院史語所數位典藏計畫全體    謹賀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