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考古新聞 (14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文/黃婷鈺

                公元前33002300年間,蘇格蘭北端的奧克尼群島(archipelago of Orkney),布羅德蓋岬(Ness of Brodgar)上,有一群人手裡握著新石器時代的技術,心中卻懷抱著超越時代的願景,以無比的毅力,開採數千公噸的砂岩,打造了一群宏偉的石造建築,包括巨大的圍牆神廟等遺構,其目的無他,就是要在世人面前展現他們的實力,使見到的人除了覺得驚艷之外,更心生折服與畏懼。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陳佳翎

        到底該怎麼保護已發掘的遺址?大多考古發掘工作結束後都會將土回填,但若是有展示或研究的需求時,也會考慮在遺址上面加個屋頂遮蔽,甚至是蓋成遺址的現址博物館。

 

        如果您的印象還停留在那醜醜的鐵皮屋頂(以建築或室內設計角度來說還滿「工業風」的),那我們來看一個亮眼的例子。瑞士的建築團隊用了170噸的石頭保護Saint Maurice教堂的大修道院遺跡,這是什麼樣的概念?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開飯店的Faggiano先生挖開地想修整排水管,卻挖成了考古發掘,整個大驚喜呀!

 

詳細報導請看以下2則連結頁面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151151/

 

http://big5.chinabroadcast.cn/gate/big5/gb.cri.cn/42071/2015/04/16/7931s4934628.htm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考古遺跡一經考古學家們發掘即啟動了重要的任務,以負載著古老記憶的姿態引領人們進入歷史,承先啟後,這十大考古遺址的意義不單是史料豐富而已喔!詳細報導請看以下:

 

連結1:

http://culture.people.com.cn/BIG5/n/2015/0409/c87423-26821533.html

 

連結2(簡體字):

http://www.nationalgeographic.com.cn/photography/photographers/3232.html

 

註:兩個頁面各有圖片部分相同)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恭喜麻糍埔遺址! 期待博物館的誕生在將來能帶領大家細細品味古時光~

 

詳細報導請看以下: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69461

麻糍埔遺址小檔案

http://www.boch.gov.tw/boch/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caseId=BC10202000194&version=1&assetsClassifyId=2.1

此連結的短片中有拍到麻糍埔遺址出土的大陶罐喔!請點連結: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8023318.shtml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來許多民眾在關心宜蘭假農舍的議題,認為宜蘭有不肖不動產業者進駐炒作,以蓋農舍名義興建別墅豪宅,使得良田被荒廢、未能落實農地農用。最近,宜蘭有一件農村社區土地重劃案因為考古學家的工作間接停止開發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這件位於宜蘭縣冬山鄉的武淵農村社區土地重劃案,經過考古試掘以後確認重劃範圍與武淵遺址重疊,其中「遺址居住區」須現地保存不可開發,「遺址活動區」則屬高度敏感區,需經搶救發掘後才能進行開發,而「一般敏感區」在施工時須辦理工程監看。這表示對於地主來說,若要逕行重劃與開發,不但扣掉遺址保留區後可蓋「農舍」的建地坪數縮小,地主還需負擔遺址搶救發掘和工程監看之費用,使得地主意願大減,開發案就此中止。

  想不到一個小小的試掘工作,竟然能影響一件土地重劃案的興廢。所以,各位考古學工作者們,請別小看自己的社會影響力喔!

 --

更多報導:

與遺址重疊 武淵農村土地重劃喊停  (自由時報 2015.03.31)

武淵遺址小檔案 (自由時報 2015.03.31)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撰文:陳以琳]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於台中市安和路遺址的搶救發掘結束,共出土46具人骨,均為四千多年的人骨,其中一具經碳十四定年為距今4800-4000年前,很有可能比牛罵頭遺址的牛罵頭文化層(距今4500-3500年前)還早。

  目前安和路遺址為台中市列冊遺址,但由於其年代區間可能位於目前已知的牛罵頭文化和更早的大坌坑文化之間,對於了解台中地方區域文化史有重要的意義。 經台中市議員揭露此消息後,台中市文化局文化資產處表示,將盡速召開文化資產審議會,決定是否將遺址進行保留或指定為市定遺址。

安和路遺址發掘現場/台中市文化資產局提供

--

*大菩薩註一:本遺址為台中市列冊遺址「安和路遺址」,非「安和遺址」,許多新聞均報導錯誤。

*大菩薩註二:某些新聞文章引述議員記者會內容,認為「安和路遺址人骨的年代早於牛罵頭遺址,故應為大坌坑文化的遺骸」,此是推論上的錯誤。根據台中市文 化資產處資料,目前安和路遺址僅發現有牛罵頭文化層,假若證明此遺址的年代早於牛罵頭遺址,也僅代表牛罵頭文化的年代可以比先前考古學家所知的年代更往前提,並不代表安和路遺址為大坌坑文化遺址。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西安的秦始皇陵墓,除了兵馬俑以外,還出土了許多秦代的兵器、車馬器,儼然就是一座地下軍事博物館。最近他們又新發現了完整的弓弩,從弓弦、弓背、弩機等均保存良好,讓十幾億人看了都驚呆了。請看大菩薩不落人後連線報導:

秦陵弓弩1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發現完整弓弩/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提供

 

〈兵馬俑坑首次發現最完整弓弩〉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撰文:陳以琳]

  您一定聽過底下這則都市傳說:「美國猶他州男子於1999年買了個麥當勞漢堡,卻不小心把它忘在角落,這個漢堡就這麼在常溫下放了15年,至今仍然完好如初!」究竟麥當勞漢堡添加了多少防腐劑,不是今天討論的重點。大菩薩要帶你看看更厲害的:考古學家在德國發現250年不朽的可頌麵包!真相究竟如何,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事件地點發生在德國巴伐利亞的雷根斯堡市(Regensburg),當時考古學家正在進行一棟古代烘焙坊的發掘,想不到在烘焙坊的地板底下,發現了一塊可頌麵包、兩片椒鹽卷餅(pretzel,也稱蝴蝶餅)和三個小麵包卷的炭化殘塊,經過碳14定年後,確認是來自250年以前的麵包!這…客倌,您敢吃嗎?

可頌  pretzel

(Image: Thomas Stöckl/Bavarian State Department of Monument and Sites.)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撰文:陳佳翎]

黑石號<黑石號復原船體>
圖片來源:wikipedia (CC BY-SA 3.0)

「水下考古不是在打撈海底的寶藏,而是探索與保護水下的文化資產。」

  石虎師父的叮嚀還言猶在耳,大菩薩關注到另一則最近發現的沉船新聞-微軟的共同創辦人Paul Allen,在Twitter上發表了他發現二戰時期日本軍艦「武藏號」的消息,由於目前尚未進行正式的考古發掘及研究,尋獲的船隻身分仍有待證實。也許 您會問:私人可不可以自己進行海底探險呢?也許吧,漁民捕魚、私人潛水、或像Paul Allen有錢組織團隊、運用高科技器材探測,都有可能發現深埋在海底的文化遺產。然而,就像石虎師父說的,水下考古不是在撈寶阿!

  盜掘是非法的,但各國政府無法支應龐大的經費與人力,無時不刻看守著廣大的領海。1998年,漁民在印尼海域打撈到沈船「黑石號」上精美的唐代陶瓷 器。被譽為近代發現最重要的沈船之一的黑石號,其裝載的陶瓷器就有六萬七千多件,另外還有許多精美的金銀器及各種貨品,是研究唐代海上絲路重要的材料。然而,印尼政府沒有足夠的人力防止盜掘,又缺乏經費及專業人士做水下發掘,文物屢次遭到盜撈,甚至上了拍賣網eBay,簡直就像該網的廣告「唐先生上網拍買蟠龍花瓶」的情節一般!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有一個讓世界各地軍武迷都興奮不已的消息,那就是號稱史上最大、最強戰艦的日軍「武藏號」在菲律賓的錫布沿海(Sibuyan Sea)一帶被發現了。武藏號於1944年在一場對美戰役中被擊沉,至少有1000名日本海軍隨著船體長眠於海底。沉沒了70個年頭,紛至沓來的眾家關注 使得武藏號無法繼續保持沉默......

請見地球圖輯隊報導

70年後終於再現! 微軟創辦人找到史上最大戰艦「武藏號」

Musashi1944.png
"Musashi1944" by Alexpl - Own work. Licensed under CC BY-SA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水下考古不是只有國外有喔!快來看看中研院水下考古隊於2014發現的「綠島一號」。

 

綠島發現沉船 證實百年傳說  「水下沉船觀光 或許可開放」

(2014/07/16 聯合晚報 記者邱瓊平/台北報導)  

荷蘭船載稻米 居民3年吃不完

   綠島有個傳說,19世紀末有荷蘭貿易船,在西南邊海域觸礁擱淺,船隻斷裂,船員不敢上岸,搭著小船逃難。傳聞船上載滿稻米,綠島居民吃了三年還吃不完,足見當時船隻載運貨量驚人,這艘船最後沉沒海底,這個傳說世代流傳。

  有了這個線索,中研院水下考古團隊去年6月在綠島海域初勘;在當地居民指引下,果真在海底發現一艘西式木帆船,命名為「綠島一號」。水下考古作業計畫主持人、中研院院士臧振華表示,這艘船目前約有10餘公尺暴露在海床上,從木頭的厚度來看,應該不是一艘小船。

綠島一號1

「綠島一號」沉船殘骸局部。中研院水下考古隊/提供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苗栗縣遺址「店子窩」正在進行搶救發掘,快來看看出土了甚麼?

聯合新聞網:塵封三千年 「店子窩」遺址古物首曝光

 

【台灣考古現場】苗栗縣遺址「店子窩」正在進行搶救發掘,快來看看出土了甚麼?

Posted by 考古大菩薩 on 2015年3月4日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編譯/陳以琳]

巴黎超市墓葬  

   巴黎市中心Monoprix超市的老闆最近應該很頭大吧!這位老闆原本計畫改建超市地下室的空間,因為想起該地在1217世紀時曾經是三一醫院(Hôpital de la Trinité)的墓園,很有sense的他先邀請了法國國家預防性考古研究院(Institut National de Recherches Archéologiques Préventives)的專家來做調查與試掘,以免正式施工時破壞到歷史遺址,結果這下竟然發現了兩百多具密密麻麻的人骨遺骸!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編譯/葉乃婕]

Top 10 Discoveries of 2014(連結內各有詳細介紹)

2014 TOP 10  

下排圖片由左至右分別為: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編譯/葉乃婕]

美國考古學刊物(Archaeology Magazine)照慣例又選出年度10大發現,而其中不少是運用新的技術再次檢視過去的出土材料或發掘地點所得到的成果。
從這些例子來看,即使某些研究已經有前輩們做過,但身為考古學者只要心存疑慮依然可以再嘗試、再挑戰,說不定能夠就此找到自己的一片天。

Top 10 Discoveries of 2014(連結內各有詳細介紹)

2014 TOP 10  

上排圖片由左至右分別為: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考古學者在丹麥一處大型工程預定地進行調查,卻意外發現相當難得的考古材料。
目前初步推測石斧是在五千多年前沉入河床中,由於長久與空氣隔絕,木質握柄也很罕見地完好保存至今。

Museum Lolland-Falster新聞 (丹麥文)
BBC報導 (英文)

Axe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編譯/葉乃婕]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UBC)目前正在開發一款名為” KAD-AR”的應用程式,透過「擴增實境」技術(Augmented Reality,簡稱AR),要來重建3200多年前的賽普勒斯島。

Cyprus APP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編譯/葉乃婕]

大菩薩的粉絲們應該大多是喜歡考古、對歷史文化有興趣的,但是住在遺址周遭的居民和地主又是怎麼看待「考古」這件事呢?在凡事向錢看、全民拚經濟的悲哀年代,或許只能聯想到耽誤工程進度以及炒不動的地價,很多衝突因此產生。
然而,考古發掘與遺址後續的保存其實是很需要當地人的支持與協助,當考古學界開始意識到這些問題後,有越來越多學者開始嘗試不同的方法,希望能夠增強當地居民和考古遺址的連結,並且開啟雙方溝通的管道。

PARACOPÁN  

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系教授William Fash和博物館研究員Barbara Fash夫婦持續在宏都拉斯的馬雅文化重鎮 – 科潘(Copán) – 研究超過30年,並指導過許多學生於此從事考古田野。然而,這些年間,他們發現有不少最頂尖的學生在畢業後離開了相關領域,使得當地的研究工作難以接續。
面對這樣的困境,他們設立一種新型態的考古培訓計畫Proyecto Arqueológico Rastrojón Copán (PARACOPÁN),除了讓哈佛的學生進行田野工作外,也要積極訓練科潘當地的年輕人加入考古研究。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編譯/葉乃婕]

「伊比利亞火腿」是令人垂涎的世界頂級美食,豬隻的飼養和火腿的製作過程都會影響成品,而美味的關鍵還是在於特殊的原料:伊比利亞豬!
現今的伊比利亞豬普遍被認為是由歐洲豬和稍晚引進的亞洲豬混種而成,但是最近有學者分析了在西班牙東北部古城發現的豬骨,結果顯示伊比利亞豬可能從16世紀開始就差不多是現在這個樣子,數百年來基因並沒有產生太大的改變。

Pig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