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考古不是只有國外有喔!快來看看中研院水下考古隊於2014發現的「綠島一號」。

 

綠島發現沉船 證實百年傳說  「水下沉船觀光 或許可開放」

(2014/07/16 聯合晚報 記者邱瓊平/台北報導)  

荷蘭船載稻米 居民3年吃不完

   綠島有個傳說,19世紀末有荷蘭貿易船,在西南邊海域觸礁擱淺,船隻斷裂,船員不敢上岸,搭著小船逃難。傳聞船上載滿稻米,綠島居民吃了三年還吃不完,足見當時船隻載運貨量驚人,這艘船最後沉沒海底,這個傳說世代流傳。

  有了這個線索,中研院水下考古團隊去年6月在綠島海域初勘;在當地居民指引下,果真在海底發現一艘西式木帆船,命名為「綠島一號」。水下考古作業計畫主持人、中研院院士臧振華表示,這艘船目前約有10餘公尺暴露在海床上,從木頭的厚度來看,應該不是一艘小船。

綠島一號1

「綠島一號」沉船殘骸局部。中研院水下考古隊/提供

 

珊瑚礁覆蓋 可能是200年前船隻

  臧振華指出,綠島一號船板都以銅皮包覆,非傳統東方船隻的建造方式;結合過去的傳說及當地文獻記載,推估這艘船至少有百年以上的歷史,可能是200年前船隻,可列為水下文化遺產。

這艘船已斷裂,船體散落在不同深度海域,大部分被珊瑚礁覆蓋,增加調查困難度。水下考古團隊接受文化部委託,今年6月25日起為綠島一號進行一個月進階調查,以抽沙方式盡可能揭露船體,進行測量、記錄與辨識。

臧振華說,綠島面對著太平洋,古時後貿易船由菲律賓往北邊的航線,有些會經過綠島東邊的洋面,研判這艘沉船,應是航經此航線發生意外。

綠島一號2

 沉船殘骸被珊瑚礁覆蓋。中研院水下考古隊/提供

 

文化部規模最大的水下文化資產調查

  綠島一號水下考古進階調查作業,堪稱文化部規模最大的水下文化資產調查工作;臧振華說,這次作業共有將近20名專業人員加入,動用工作母船、抽砂船、安全戒護船與人員承載船等四艘船隻,專業人員須潛入超過30到40尺深的危險海域,進行測量、紀錄、攝影和抽沙等工作。

  據了解,文化部正研擬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草案,預計今年9月前送行政院審議,建立我國水下文化資產保護的法令與制度。

 

「水下沉船觀光 或許可開放」

  「綠島一號」水下考古計畫主持人臧振華指出,水下考古較陸上考古更為困難,為配和風浪、潮汐與海流,通常清晨5時開始工作;工作人員在水深超過30公尺的海域工作,下水一次只能停留20分鐘,就必須出水休息兩個小時,加上海流強、風浪大,工作相當艱辛。

  臧振華擁有40年考古經驗,近年來主持水下文化資產調查計畫,與中央研究院水下考古隊在澎湖與東沙海域,發現許多水中沉船等目標物;其中有四艘歷史沉船,已被文化部列為第一批水中遺址保護。

  臧振華表示,水下考古難度高,海況變化多、工作時間短,目標物保存狀況受到各種條件影響,文獻背景的探究與檔案的收集,都要花很多時間。除需具備考古學的知識與能力,還須與海洋科技結合,包括海洋探測、海洋地質、海洋水文,及船舶工藝等方面的技術與知識。

綠島一號3 考古隊員在沉船殘骸上測繪記錄。中研院水下考古隊/提供

 

  他指出,沉船經過很長時間,已適應海底環境;船上物品出水後,經過劇烈保存環境的改變,在沒有適當維護的情況下,很容易受損;例如木頭原本在海裡可以良好保存,出水後反而容易快速乾裂而損壞。

  為了進行綠島一號水下進階調查工作,專業團隊先在調查區域上進行定位,布置方格網系統,接著透過抽砂方式,有系統地逐步揭露被泥沙及珊瑚礁覆蓋的船隻殘骸。但海流強、風浪大,加上工作人員下海工作的時間非常有限,增加工作的困難度。

  臧振華表示,根據「聯合國保護水下文化資產公約」,水下考古文物以就地保存為優先原則。

  這次調查受限時間與經費,可能無法揭露綠島一號全貌,未來須持續調查,才能呈現這艘歷史沉船的內涵與文化價值。在保存條件許可情況下,或許可考慮開放水下沉船觀光,讓遊客到海底一探沉船的神秘面紗。

arrow
arrow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