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讀書會論稿

 

台灣考古學之道 (1896-2007)

 

史語所數位知識總體經營計畫考古分項助理  陳泰穎

 

 

    附錄一:一月二十七日文物館讀書會問題集

台灣的史前人類遷徙是一次、還是多次,這些文化是一脈相傳的嗎?

答:基本上,台灣的史前人類是經過多次遷徙的。最早的舊石器時代人由於人數較少,因此在七千年前大坌坑文化人自亞洲大陸東南沿海前來台灣之後,可能很快就被大坌坑人所同化了。但是透過考古資料,學者發現在四千年至二千年前,中國大陸的黑陶文化要素,也跨越了海峽來到台灣,很可能意味著此時又有新的人群從中國大陸移動,帶著黑陶來到台灣生根立足。而在距今二千年前左右的台灣,直到進入歷史時期為止,儘管在台灣海峽之間可能暫時沒有大規模的人群移動,但是台灣的史前人與亞洲各地,卻仍然保持著資源交換的關係,持續和外來文化保持互動。海洋對某些文化可能是阻礙,但是對於史前的南島語族卻是道路與橋樑。因此台灣的原住民文化,雖然在十七世紀之前可以說是一脈相傳,但是也仍然容納了一些考古學家現在仍未能爬梳清楚的外來要素,才有今日的面貌。

 

台灣是南島語族的起源地嗎?

答:很遺憾,因為哆啦A夢只存在於電視上,因此我們還無法百分之百地肯定這項假說。但是台灣的原住民與東南亞、大洋洲的南島語族在基因與語言文化上的相似之處,是非常肯定的。而從考古資料來看,台灣與亞洲大陸東南沿海(自長江口至越南)一帶、具有南島文化要素的史前文化遺址,其分布年代至少可早到距今大約七千年前,而越往南方與東方移動,史前遺址的年代也就越晚近。因此就目前現有的考古資料來看,台灣確實是南島語族起源地的「熱區」之一。

 

台灣西部的文化為何遠較東部繁盛呢?

答:其實這種說法也不完全正確,如果我們將時間拉到距今三千年前,當時台東的卑南文化已經擁有大型聚落,同時也懂得以巨石營建大型建物,而至少就現在的考古資料來看,同一時間的台灣西部地區卻還沒有出現足以匹配的複雜社會遺留。而花東地區加工製造的人獸形玉玦,普遍在當時台灣各地的遺址中出土,似乎受到當時台灣不同族群的歡迎。如果我們運用現代社會的運作方式來詮釋這種現象的話,在三千年前,台灣的時尚與流行文化中心可能是在花東、而不是在西部呢!只是後來進入到歷史時期之後,風水輪流轉,更為強勢的漢人文化進入西部、迅速同化了平埔族原住民,才使得台灣文化重心產生了轉移。

 

為何考古學家能夠知曉遺址的所在地?

答:引用中研院台灣考古數位典藏博物館內容,原文網址為http://www.sinica.edu.tw/~damta/mu03-2.html

    其實,考古學家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本事。他們都是用最笨、最直接的方法,一點都不能取巧。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正是考古學家的最佳寫照。

   通常,他會從觀察暴露在地表的現象著手,因為耕作會使遺物被翻出地表,而侵蝕或工程挖掘的斷面,更是觀察人類遺跡露頭的良好地點。不過,即使像台灣這樣面積不大的地方,總也不能每個地方都踏遍,所以先要以研究的目的和對象來選擇調查地點。

    如果要從事台灣歷史時代早期的考古,當然就不能遠離台南附近;如果要尋找台灣史前遺址,那就不能去西海岸,因為離海岸線數公里到十多公里的台灣西海岸地帶,是最近兩、三百年才形成的,當然不會有史前遺址。

  調查地區確定後,還須閱讀相關的文獻材料,甚至傳說神話,都能提供線索。現地採訪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向當地人打聽那裡出土過奇怪的東西;拿一些實物給村民看,問他們可曾在附近見到。過去由於當地居民的報告,因而發現新遺址的例子,可說不勝枚舉。

   另一個不可或缺的,是吸收有關調查地區現在和過去的地形、自然背景知識,而根據已發現遺址的分布情形,也可用以類推可能的遺址所在。舉些例子來說,台北盆地的史前遺址多位於盆地邊緣突出的緩坡,或在淡水河三支流的河畔高地上;台南地區的史前貝塚遺址,多半分布在海拔約十公尺的臺地邊緣。

   考古學家還會在實地調查前,利用地形圖作紙上的初步研判,因為地形圖能清楚告訴我們河流的分布,河階、海階及沖積平原何在。河階及沖積平原所發現的遺址最多,因為人類選擇居所,水源和可耕地是重要的因素。舊石器時代的人常住在洞穴,石灰岩地區洞穴最多,就可以用地質圖標示的石灰岩地區去調查洞穴遺址。

   然而考古遺址也不一定都會在地表顯露痕跡,這時候為了探查地下的情形,就要借助其他工具或儀器。像用探針、探鑽來掘取土壤樣本,檢查有無人類活動的遺跡。

  最後一個,也是最直接的方法,那是開挖探坑或探溝,來確定某地點是否為遺址。這些步驟和推測的運用,就是考古學家發現遺址的「本事」。其實,運用的巧妙與否,才是真正的本事,不過這就沒有法則可說了。

  在此,還值得一提的是考古學上對遺址的概念。認定遺址存在的指標除了 "遺物",還有 "遺跡"。所謂遺跡也是人類活動的遺留,只不過它不是物質性,例如史前房屋的木柱腐朽後,會在地裡留下柱洞的痕跡;又如法國南部舊石器時代後期的洞穴中,偶而會發現留下地上的腳印,柱痕和腳印都能用這些來判定遺址的存在。但並非在一地發現遺物或遺跡,就表示發現遺址,還得進一步檢查出土的地點是否為遺留物的「原有地位」(in situ)。

  如果遺物是被搬離原地而存留在他處,則該地就不是遺址而是考古學家所謂的 "二次堆積 "。所以任何遺物地上或地下,只要保持原有位置未移動時,該遺物就構成遺址的全部或一部份;若經搬動或取出而存留在他處,則該地就失去成為遺址的條件了。(錄自劉益昌 1993

 

考古探方的大小為何?該如何決定?

答:考古探方(亦稱發掘單位)是標定遺物與現象重要的參考依據,如果我們把遺址當作是一個大城市,那麼探方就好比是城市中的道路與地址。探方的大小並不固定,主要是依據發掘當時的情境來決定,例如經費、人力、時間或是現場現象分布等因素,都可能會左右探方的大小。以史語所的安陽考古為例,就曾經大量發掘十公尺乘一公尺(長方形)、與十公尺乘十公尺(正方形)的探方。不過由於資料處理的難易度與便利性,因此近年來台灣考古工作,多半是採用正方形探方進行發掘,大小從二公尺乘二公尺到十公尺乘十公尺皆有之。

 

十三行遺址的發現與鐵渣有關,但是鐵渣的數量真的多到足以影響航空器羅盤運作的穩定嗎?十三行人煉鐵的原料從何又是從何而來?

答:十三行遺址的面積超過六萬平方公尺,而其中A區、C區、D區、E區、H區,都有鐵渣的分布,其厚度約5-10公分不等。而當地人在考古發掘之前,也已經知曉地層底下有鐵渣的分布,將其命名為「鐵屎石」。因此鐵渣在十三行遺址的分布之廣、數量之多,是可能會影響航行器羅盤之運作的。而北台灣雖然沒有鐵礦脈的分布,但是在北海岸卻有鐵砂的分布,這很可能就是十三行文化煉鐵原料的來源之一。而考古學家陳光祖先生也提出了台灣原住民煉鐵原料,可能來自台灣沿海遭難船隻的說法。陳光祖生認為,原住民會對漂流至台灣沿海的遭難船上的物資,進行最佳的利用,船上的鐵釘、鐵材等難以作為生活工具的金屬就可能被融化之後,重新鑄造成工具,這也就是俗話所說的「破船也有三千釘」。總結以上兩種說法,十三行人的煉鐵原料來源,很可能超乎我們想像的複雜,但是仍然需要更確切的證據與科學分析才能做出論斷。不過目前針對煉鐵遺留所進行的科學分析,似乎較為支持「北海岸鐵礦砂說」。

 

本文轉載自http://teddybearmemory.spaces.live.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