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葉乃婕]

英國倫敦考古博物館(MOLA, Museum of London Archaeology)的研究人員近日發現羅馬時期的城市遺址,地點就在倫敦中區維多利亞女王街(Queen Victoria Street)一處大型新穎建築的工地旁。

MOLA 1   

發掘現場。(© MOLA)

羅馬統治時期(約由西元40年到5世紀早期)的倫敦稱作”Londinium”,該遺址位於沃布魯克河(Walbrook Stream, 曾為泰晤士河支流之一)旁,是當時的核心地區,隨後因河流氾濫而被淹沒。2000多年來與空氣隔絕使得遺址保存狀態良好,一般考古最棘手的有機物質都清晰可見,羅馬式街道、木構建築、庭院圍籬、衣物、皮革製品等,甚至還有一個稻草編製的籃子,這些細節都是研究羅馬時期倫敦居民生活情況的重要材料。由於其年代、遺址規模以及保存狀態都可以和義大利的龐貝古城相比擬,因此有人稱之為「北方的龐貝城」(The Pompeii of the North)

    西元79年時,由於蘇威火山劇烈爆發,整座龐貝城瞬間被火山灰覆蓋;在來不及反應的狀況下,許多居民維持在一般日常生活的姿態下死去。1748年龐貝城被發現後,考古工作一直持續到現在。

MOLA 2  

羅馬式橡木圍籬,留存的部份有一個人肩膀高。(© MOLA)

 

超過6個月的辛苦工作、數十名考古學家親自用雙手清理3500噸的土壤,總算讓古城重現在世間。目前出土遺物已達上萬件,考古學家接下來要先對700多箱的陶器碎片和羅馬寫字版進行分析。另外,之後要如何在寸土寸金的倫敦對大範圍遺址進行保護,也會是個具有爭議性的問題。

(謎之聲:如果發生在臺灣,地主和建商第一個不答應!)

 

CNN新聞:London dig turns up slice of Roman life

BBC圖片集:In pictures: London's 'deepest' Roman excavation finds

 

 

arrow
arrow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