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卑南遺址曾是人群聚居之地,約一百多年前,人類學家在此發現成群高大的石柱,從此逐漸揭開卑南遺址的神秘面紗,早在日本時代就已列為史蹟而受到保護,國民政府在1975年將卑南遺址列為文化史蹟保護區,1979年評定為三級古蹟。但在當時,台灣社會對遺址保護的觀念還不普及,尤其在面對國家重大建設時,遺址更是不堪一撃。

1980年7月,因東線鐵路拓寬工程,在古蹟保護區附近興建火車站(也就是現在的台東車站)及火車調車場,施工單位挖出大量的石板棺及陪葬品,一時之間輿論大譁,引起一陣騷動。於是台大人類學系宋文薰及連照美兩位教授,於同年9月率領學生開始為期九年(1980-1988)共3期13次的發掘。卑南遺址因此成為台灣考古學史上發掘面積最大的遺址之一,也是「搶救」規模最大的遺址。

卑南遺址在歷盡滄桑之後,終於在1988年由內政部評定為一級古蹟。在1990年2月「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正式成立,並籌設「卑南文化公園」,期望以遺址公園的方式,一方面保護遺址,另一方面將遺址作為展示教育的場所。至此,卑南遺址有了一個新的開始。

 

2010年 卑南考古30年

「卑南考古傳奇特展」已於日前,在史前文化博物館開始上演!

 

相關網址暨資料來源:

http://www.cwcmf.org.tw/tmp/beinan201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的頭像
    南無 考古大菩薩

    南無 考古大菩薩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