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一:西北岡第二次發掘,傅斯年所長、法國漢學家伯希和及梁思永(由左至右。SHPKEHPK02BBWA_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希望透過這篇文章向史語所第一任所長傅斯年先生致敬,也祝本所所有學者及天下老師們節日愉快!
民國16年(1927年)中央研究院成立,為的是發展近代科學研究。隔年,傅斯年先生年說服中研院院長蔡元培先生成立歷史語言研究所,希望為歷史學及語言學研究注入新的觀念及方法,使這兩門學科也能跟其他自然科學一樣,成為運用客觀手段及精確分析的科學。傅斯年先生主持史語所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籌備殷墟的考古工作;1928-1937年間史語所在殷墟前後共進行十五次發掘。
圖二:殷墟第二次發掘,大合照(SYEY02BBWA_2)
如傅先生所言:「古學知識,不僅在於文字,無文字之器物,亦是研究要件。」殷墟考古發掘證實商代的存在,這些新出土的材料,同時也為中國歷史研究揭開新的一頁;例如梁思永先生從複雜的地層堆積中,判斷出仰韶、龍山和商代文化的先後關係。
圖三:殷墟第一次發掘(SYP15BBWA)
圖四:殷墟發掘情景(SYPC180BBWA_01)
殷墟的考古報告絕大部份是在史語所遷來台灣後才整理出版。當年主持及參與殷墟發掘的考古學家留下許多來不及整理出版的遺稿,都由後代學者接手整理或補遺,像是高去尋先生進行梁思永先生侯家莊西北岡輯補的補遺工作、杜正勝及李永迪先生整理高去尋先生的大司空村遺稿,讓世人有機會看到這些寶貴的研究成果。
更多殷墟史語:
1. 世紀考古大發現:http://proj1.sinica.edu.tw/~dmuseum/
2. 考古資料庫中「考古學文化」選擇「殷虛」:http://ndweb.iis.sinica.edu.tw/archaeo2_public/System/Site/Frame_Advance_Search.htm
(by古)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