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葉乃婕]
年代:金石並用時代─十三行文化
出土地點:台灣台北縣八里鄉頂罟村
「侈口縮頸單把折肩束腰圈足罐」這麼長的名稱還沒看到一半就放棄了,其實它就是一般俗稱的十三行「人面陶罐」啦!
將品名拆開來看:「侈口」、「縮頸」、「單把」……(休息一下)……「折肩」、「束腰」、「圈足」,即是從上到下依序點出該陶罐的形制。在紋飾方面,器表多處環繞圓圈紋和刺點紋,器腹「人面」對於人類五官的掌握也相當精準,想必得是位心靈手巧的人才能完成這樣的作品。
人面陶罐無論是形制或紋飾,在十三行文化中都是相當特殊的。有捏陶經驗的朋友會知道,除了慢輪修整,要用手捏出輪廓分明的轉折是必須多費一點功夫的,更不用說在器表附加把手和紋飾。由於製作過程繁瑣以及造型特異,人面陶罐可能不是在一般日常生活使用。
(十三行遺址由於八里污水處理廠工程遭到破壞,經史語所研究員進行搶救發掘後,於當地成立十三行博物館,「人面陶罐」長期在該館展出。陶罐出土時是破碎的,目前我們所看到的是經過修復的樣貌。)
如果沒時間捏陶的話,就做個紙模型來把玩把玩~
考古百科:小蓉的挑戰書。除了「人面陶罐」,還有其他很有趣的紙模型喔!
更多內容
中研院史語所考古數位典藏資料庫:侈口縮頸單把折肩束腰圈足罐
十三行博物館:重要文物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