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乃婕]
年代:東周(春秋戰國)
出土地點:中國河南省汲縣(現改為衛輝市)山彪鎮1號墓
大口、平唇、曲壁、平底、矮圈足,外壁附四獸首耳、兩兩相對,耳中各穿一環。依照外形推測,本器應作盛水之用,讓人以此檢視儀容,故稱為「鑑」。器身和唇、耳、圈足是先分別鑄造,而後再鑄接成一體,因此才有器壁薄,但唇、耳、圈足等部位卻較為厚大的情形。
春秋戰國時期群雄爭霸,本器因外壁飾三層水陸攻戰紋而得名,其紋飾之細致,無論是對於研究當時戰爭的情況、兵器的形制和使用方式等,均提供非常珍貴的材料。再者,鑲嵌紅銅的紋飾凹槽並非鑄造後才加工,而是在鑄造時即預留紋飾凹糟、隨器成形,相當精巧。能夠靈活運用青銅、紅銅兩種不同的合金,可見當時工藝技術之高。
除了一般的對戰圖,還有楹鼓對戰圖、乘舟對戰圖、仰攻圖、飛梯進攻圖等,另有文武官圖及餞送圖,你能全部找到嗎?
更多內容
考古數位典藏資料庫:水陸攻戰紋鑑二件 R019005、R019006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