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黃銘崇 教授(本所副研究員)
時 間:2012年6月25日(週一)上午10:00
地 點: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文物陳列館五樓會議室
主講人:黃銘崇 教授(本所副研究員)
時 間:2012年6月25日(週一)上午10:00
地 點: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文物陳列館五樓會議室
提到殷墟的甲骨發掘工作,一定會提小屯遺址YH127坑的驚人發現;這個坑出土的甲骨數量佔中研院所藏甲骨總量的70%。
出土時龜版密集的情況
民國25年(1936年)的6月12日下午,考古人員先發掘到一塊甲骨,往下挖才發現數量越挖越多,挖到天快黑時還沒挖完 ,考古隊只好暫時回填一層厚厚的土,並派員守夜。為了怕夜間有盜賊來偷,還在已出土的東西外以蒙文寫成封條,畢竟懂蒙文的人不多,即便遭竊,盜賊很難再複製同樣的封條粉飾太平。發掘工作又持續了一天,到了晚上骨板還沒有見底的樣子,便決定不再回填,由全體考古人員及幾位工人留守,此外還有十位士兵一起守夜。這個就是小屯遺址編號127的灰坑(YH127)。當時潘愨(音「雀」)寫信向史語所報告這件事,他的興奮之情在信中表露無遺:「新獲龜甲之完整,誠自有甲骨文發現以來未嘗有也!……生(潘愨)雖未能參加工作,然亦過度狂喜,竟亦兩夜未眠矣。」
急待解決的是保存問題。骨板本身有溼度,出土時經陽光照射會乾裂,進而影響其上文字的辨識。由於這批甲骨的數量太龐大了,基於安全及工作上的考量,考古人員決定在原坑外開挖一個更大的坑,形成一個土柱,再把它裝入特製的大箱運回當時位於南京的史語所,那時再開箱清理研究。
變成灰土柱,已裝上箱底並整理邊緣。
向坑上運箱情形
裝箱之後的搬運工作才是困難的開始,要先從小屯遺址搬到安陽火車站再運至南京。由於當時沒有卡車,又怕以牛車與滾木方式運送過於劇烈,會震壞甲骨,故前半段只能抑賴人工搬運。一方面箱子重不易搬運,二方面體積大難走一般的道路,使得工人每經過水溝或凹凸不平之地,都需先停下搭便橋、便道再通行。從木箱自坑中運至地面,花了6天的時間才到安陽火車站。後半段雖以火車運輸,但數噸重的大箱還一度把車軸壓壞了,讓大家虛驚一場。
抬運大箱已行至小屯村旁 運抵南京本院史語所前準備下車
雖然發掘時未遇盜匪,但搬運至安陽火車站的途中卻碰到了。過程中為了減輕箱子的重量,曾花了些時間開箱清理一部份。晚上有工人在工地看到有陌生人窺探,覺得有異,便告知考古人員。後來盜賊到工地開了幾槍,想趁大家躲避時搶走甲骨,但未料考古人員已通知軍人前來保護。軍人見盜賊開槍,便從隱身的高地回擊把他們趕走,幸好人、物均無損傷,盜賊也未再犯。
歷經千辛萬苦,總算把大木箱運至南京,但好景不長,還來不及進行甲骨的編號、黏合等工作,隔年(民國26年)即爆發中日戰爭,這箱甲骨開始與史語所踏上漫長的遷移路程。至民國29年才開始陸續進行編號、黏貼、綴合等工作,民國37年也就是史語所遷台之年,初步研究成果《殷虛文字甲編》及《殷虛文字乙編上輯》終於出版。這些都是在戰亂中進行的啊!
在南京室內發掘情形
在雲南昆明龍頭村編號情形
甲骨開箱後堆積在架上(昆明龍頭村)
進一步了解:
(by古)
南韓京畿道漣川郡無等里及其附近有一片高句麗時期(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的堡壘群(圖一)。從1991年進行京畿道軍事區調查發現至今,數個研究單位都在此進行研究,陸續揭示出它們可能的年代及作為軍倉的用途。近年首爾大學博物館針對無等里2號堡研究,發現該堡的牆體有木柵欄及石築牆兩種,而木柵欄在石牆之下,可知最初是以木柵欄為牆,廢棄後才改以石築牆。另外亦發掘出排水溝遺跡,溝內有大量煉鐵爐渣,證明堡中存在高句麗時期的煉鐵爐。其中最為特殊的是寄生(日本將之稱為蛇形狀鐵器)這種馬飾的出土,這是韓國首次在高句麗堡壘中發現該時期的鐵質寄生。
就目前文獻及考古資料所知,寄生最早可能是作為戰馬馬尾的裝飾,或許是一種附有織物的旗子,它被裝在馬的臀部或安裝在馬鞍下(圖二)。馬匹奔跑時寄生也隨之搖晃,能增添騎乘者的威勢。發展到後期,除了裝飾作用的加強使得寄生大於馬匹的情況,另外金屬質寄生的出現,賦予它保護騎乘者後背的實用功能。寄生可分為有機質與金屬質兩種;竹木等有機質主要流行於東晉、南北朝、高句麗和隋唐等政權範圍內,金屬質則流行於三燕(五胡十六國之前燕、後燕、北燕統稱)、高句麗、新羅、百濟、加耶和倭等政治範圍中。
日本有學者認為朝鮮半島的部份寄生是受到中國的影響而出現。朝鮮半島出土過與三燕地區相似的鎏金銅扇形寄生,因此這種形制的寄生可能由三燕傳入。另高句麗墓葬中壁畫繪有一種樹枝形寄生。三國的孫吳時期與高句麗曾有往來,而高句麗亦與南朝諸國交往頻繁,加之北朝地區及與高句麗相鄰的三燕地區也未發現此種形式,故此類應源自東晉、南朝。朝鮮半島還出現一種長柄U形寄生,它有多次彎曲的長柄並在一端連接U形構件,這種類型並未見於中國南北朝各國,甚至在高句麗墓葬中,雖出現馬尾飾以長柄器的圖象,但末端卻無U形構件。因此推測,高句麗本地的長柄器在百濟及加耶地區,逐漸發展成為這種長柄U形寄生,最後再傳入日本。
值得一提的是,朝鮮半島出土過一些馬俑形狀的盛水器,其尾部也有明顯的裝飾,但這並非寄生。而是因應盛水器的實用功能而加上的部件,只能算是器具的造形。
適逢第四屆漢學會議,本所特舉辦出版品展售,現場有數百種書籍均以7折販售!
時間:6月19日(二)~22日(五)10:00~16:00。
地點: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文物陳列館B1平面廳
展售書籍清單:http://www.ihp.sinica.edu.tw/book_page/download/book02_97.xls
現場只以新台幣交易,又因本所非營利單位,故無法開立發票,但提供收據。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西安秦始皇兵馬俑,第三次開挖成果在9日公布,出土的器物共有300多件,包括新發現的20多件「百戲俑」,其中一位無頭俑長220公分,如果算上頭部高度,身高可能達到250公分,比籃球明星姚明還高,堪稱秦代巨人。
《三秦都市報》報導,9日大陸第七個文化遺產日,秦陵博物館對外公布了兵馬俑的考古成果。一號坑第3次發掘於2009年6月13日正式開始,截至今年5月,出土了陶俑、車馬器、兵器、生產工具等各類文物共計310多件,其中揭露陶馬3組12匹,陶俑120多件;清理戰車2乘、戰鼓2處、兵器柲10處、弓弩箭箙12處、漆盾1處,另有建築材料朽跡如木、席、夯窩等痕跡多處。
「最初猜想一號坑理面文物顏色不會保存得太好,但就目前來看,在陶器和漆木器上均發現了不少彩繪,彩繪情況比預想的要好。」一號坑第三次發掘執行領隊許衛紅說,兵馬俑「千人千面、千人千色」的猜測被印證,在3年的考古中,工作人員先後發現了有黑色眼睛、灰褐色眼睛的兵馬俑,還發現了一個眼珠為紅色、瞳仁為黑色的彩繪兵馬俑頭。
此外,第三次考古發掘還發現了一個級別頗高的將軍俑,它穿的魚鱗甲做工精細,鎧甲邊緣處有彩繪圖案,腰部以下保存完整,俑上殘存有彩繪,呈現幾何形狀,鎧甲甲片較小,說明其級別是相當高的。
長期以來,對於秦兵馬俑被燒有兩種觀點,一是自燃,二是人為破壞,而一號坑第三次發掘給出了結論。考古人員發現,有一條甬道貫與北側門道相通,甬道位置的紅土層塊狀板結倒塌,凡是在甬道和過洞附近的俑均被燒壞,而且這一地區的棚木灰都為白色,可見溫度很高。
「兵俑被焚燒之前曾被人打碎過,因為位置不同,所以著火的火勢大小不一樣,所以形成了顏色不一樣的現象。」秦兵馬俑一號坑考古隊領隊申茂盛指出,燒毀的陶俑主要分佈在甬道等通風處,可見兵馬俑俑坑是人為破壞,至於到底是誰下的手,西楚霸王項羽嫌疑最大。據記載,項羽設鴻門宴的地點據此地僅有5公里,他與秦始皇也結有仇怨。申茂盛表示,這種說法可以站住腳,也是目前考古學界的主流意見。
考古人員還發現,秦陵內有著一支「地下娛樂雜技團隊」,這就是「百戲俑坑」,陶俑大部分上身不穿衣服,只有兩件上身穿著衣服,衣服上鑲嵌著直徑3.5公分的圓泡,8個一排。其中一件「巨人」俑非常誇張,不算頭部,僅身高為220公分,腳長32公分,如果算上頭部高度,身高就要達到250公分。
主講人:張光仁博士(英國倫敦大學考古學院)
講 題:英國倫敦城市考古出土東方陶瓷研究初探
時 間:2012年6月29日(週五)上午10:30
地 點: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研究大樓703室
*希請事先報名,以利彙整參加名冊(備午餐)。謝謝!
報名請洽:sherry@mail.ihp.sinica.edu.tw(請提供:姓名/單位/職稱/電話)
洽詢電話:(02)2782-9555 分機 386 張小姐
紐西蘭奧塔哥大學(University of Otago)的研究團隊近日在柬埔寨荳蔻山脈(Cardamom Mountains)的峭壁上發現多個古代甕棺(圖一、圖二),利用碳14定年法得出它們的年代約介於西元1395~1650年;此時正是建立於9世紀、橫跨今日泰國、寮國及柬埔寨的高綿帝國(Khmer Empire)步向衰敗之際。當屍體被分解或被腐食性動物吃掉後,剩餘的骨骼會被放入這種半公尺高的陶罐中。
此外2010年在柬埔寨Phnom Pel墓葬遺址也曾出土一排有700年歷史的棺木(圖一、圖三),它們放置的地點與前述甕棺一樣,都是人跡難逮之處,或許這是保護死者不受打擾的一種方式。團隊主持人Beavan教授說:「任何企圖破壞這些墓葬的人,都會摔斷他們的脖子!」學者推測當時的人可能以繩子及竹籃製成簡單的械具,將甕棺及棺木放達這些難以到達的地方。
即便荳蔻山脈的甕棺年代與帝國有所關聯,目前尚無法得知帝國的衰敗對這些住在山上的人們有無影響、甚至影響多大。不過從同樣出土帝國末期墓葬的Phnom Pel遺址來看,這種以棺木葬的方式與帝國中心吳哥地區盛行的火葬方式迥異,說明了帝國文化對當地人的影響甚微。
僅管學者永遠無法肯定指出死著究竟是什麼人,但透過研究至少能讓我們了解他們的健康狀況及生活方式等資訊。
1.講題: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es to African Diaspora Studies
講者:Christopher C. Fennell
(Associate Professor, Director of Graduate Studies, and Associate Head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University of Illinois)
時間:6月15日(五)10:00~12:00
地點: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研究大樓703會議室
聯絡資訊及海報下載:http://www.rchss.sinica.edu.tw/app/news.php?Sn=655
2.講 題:萬山岩雕考古新發現與相關研究問題
講 者:顏廷伃(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博士)
時 間:2012年6月15日(星期五)14:00
地 點: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研究大樓二樓演講廳
*希請事先報名,以利彙整參加名冊。謝謝!
報名請洽:sherry@mail.ihp.sinica.edu.tw (請提供:姓名/單位/職稱/電話)
洽詢電話:(02)2782-9555 分機 386 張小姐
是的,我們正在找你。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計畫即將邁入尾聲,在過去三千多個日子裡,我們用科技的力量,試圖把臺灣豐富的文化從各個角落帶到數位世界、把知識推向未來。這是個豐收的時刻,也是回顧與展望的時刻,我們希望邀請本國家型計畫歷年的所有工作者和我們一同分享,您在數典學的日子。
您可以從任何角度描寫個人親身參與計畫的見聞與感想,諸如印象深刻的人事物、一個關鍵時刻的描繪、一段解決問題的過程,或是對計畫的觀察、省思與期許等,形式不拘,篇幅以3,000字為限。來稿請註明真實姓名、參與之計畫名稱、職稱與期間,並以電子郵件寄至teldap10yr@gmail.com。徵稿日期即日起至101年7月3日止。
我們正在尋找曾經參與本國家型計畫的工作者,我們想聽你的故事,歡迎投稿。
※投稿注意事項※
1. 來稿如經採用,將陸續刊登於計畫電子報與相關出版品,並酌致稿酬。
2. 投稿者需同意主辦單位:(1)將作品刊登於本國家型計畫之電子與平面出版品;(2)授權第三方刊登或出版使用;(3)對稿件進行必要的審查與編輯。
主辦單位: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辦公室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電子報
聯絡人:
蔡幸真小姐 cassiel@gate.sinica.edu.tw 02-26525350#6871
林俞君小姐 yuchun05@gate.sinica.edu.tw 02-26525277
諶悠文/中國時報/2012-05-28
考古學家最近在德國南部蓋森克羅斯特勒(Geissenkloesterle)洞穴發現兩支笛子,約有四萬兩千至四萬三千年歷史,這是目前已知人類最古老的樂器。
這些笛子是用鳥類骨頭和長毛象象牙製成,在德國南部施瓦畢恩朱拉地區出土。牛津大學海厄姆教授帶領的團隊使用碳十四測年法鑑定,這些笛子製作年代距今已有四萬兩千至四萬三千年。
帶隊挖掘這些笛子的德國杜賓根大學康納德教授說:「這項發現符合我們數年前的假設:多瑙河是四萬年至四萬五千年前,人類和科技創新進入中歐的重要走廊。」相關論文刊登於《人類演化期刊》(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專家說,當時樂器可能用於娛樂或宗教儀式。一些研究人員認為,三萬年前尼安德塔人在歐洲大部分地區滅絕,音樂可能是幫助現代人類(智人)擁有比尼安德塔人更多生存優勢的一種行為表現。音樂有助拓展社交網絡,可能促使現代人類擴大分布範圍,行為較為保守的尼安德塔人遂被淘汰。
研究人員表示,蓋森克羅斯特勒洞穴發現的證據顯示,現代人類可能是在距今大約三萬九千至四萬年極度寒冷氣候時期發生前,進入了多瑙河上游地區。
將於9月1日(六)~3日(一)於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舉行,報名截止日期為7月31日。部份場次為英語發表,現場沒有英翻中的口譯人員,只有中翻英。
議程及線上報名網址如下:http://www.rchss.sinica.edu.tw/conf/20120901/
大家有看過透明魚標本嗎?這條魚不是生來就透明,是經過處理把魚皮及魚肉變成透明的,骨頭也是經染色,完成後要泡入甘油中保存。一般選做透明標本的魚都不超過20~30公分、魚體也不宜太厚,因為較大較厚的魚肌肉組織過於厚實,在使用胰蛋白酶消化肌肉時太費時間,消化效果也不好。另外軟、硬骨鈣化程度不同(軟骨含較多水份及膠原,硬骨則已礦物質化),可以選用不同染色劑染色,方便辨識。
一般骨骼標本看到的角度有限,被其他骨骼擋住的部份會看不清楚,而且內臟也無法保存,透明魚標本連骨骼都是透明的,所以在顯微鏡下可以清楚觀察到每個部位及內臟的情況(有些人會把內臟去除)。除了研究目的,這展覽中展示也很吃香喔!甚至還會被當成紀念品販賣呢。大家可以參考下圖的流程圖自製喔!
主角個資:魚名──大鱗龜鮻(Chelon macrolepis),身高──約8公分。
大鱗龜鮻介紹:http://fishdb.sinica.edu.tw/chi/species.php?id=381179
尹德瀚/中國時報/2012.05.16
美國紐約大學考古學教授懷特領銜發表《國家科學院學報》的研究報告指稱,2007年在法國西南部著名考古遺址卡斯塔內(Abri Castanet)避難所出土的一片巨大石灰岩,上頭刻畫的圖像,經科學鑑定已有三萬七千年歷史,比之前法國東南部出土的肖維岩洞壁畫還古老,是目前最古老的牆壁刻畫藝術。
這片石灰岩重一.五噸,經考證是當時馴鹿獵人住家天花板的一部份,距地板高一˙五至二公尺之間,刻畫馬匹和代表女性生殖器官的卵形圖像。
之前出土的肖維岩洞壁畫年代經鑑定在三萬年至三萬六千年前,所畫的動物圖像比較精緻,但地點較為偏僻。卡斯塔內天花板刻畫的圖像比較粗糙原始,可能是一般人的作品。
懷特表示,碳年代測定法顯示,卡斯塔內天花板刻畫距今約三萬七千年,比肖維岩洞壁畫稍微古老。肖維岩洞壁畫位於地底深處,遠離人類生活,卡斯塔天花板刻畫就在古人使用工具、壁爐附近,與日常生活相關,可能作為室內裝飾。
儘管兩者的風格迥然不同,考古學家相信,兩者的畫家同屬奧瑞納文化(Aurignacian culture),是歐洲在尼安德塔人後的第一批現代人類,年代距今約四萬年至二萬八千年。懷特說,他們已有相對複雜的社會認同,並具備刻畫技巧。
2006年秘魯第三大都市Trujillo附近的El Brujo(圖一),出土一座距今約1600年的莫希(Mochica)文化墓葬。這個時期的莫希墓葬多經盜掘,未如這座墓保存完好,且陪葬品及埋葬的方式都屬頂尖,但它最讓人震驚的是 ,這位被稱作Lady of Cao(或稱the Tattooed Lady。圖二)的年輕墓主是目前所知,古代秘魯唯一的一位女性統治者。
圖一:上篇【南美洲考古現場】介紹的女祭司墓葬位於A點
圖二
Lady of Cao的屍身以重達12公斤的織品精心包綑了26層,最長的一片超過70公尺並將她繞了48圈。臉上覆蓋一小片綿衣、外面再倒扣一個鍍金銅碗作保護,手臂、手指及腳踝則佈滿刺青(圖三),圖案包括各具象徵意義的蜘蛛、魚、蛇及夜行動動;這也是莫希文化首見死者紋身的墓葬。
圖三
這具木乃伊能保存得如此完好,除了因埋葬地點本身乾燥外,部份歸功於硃砂的使用,因為它能抑制皮膚及組織分解。墓中出土了黃金、銅及半寶石製的頭飾、鼻環(圖四)、項鍊(圖五)及儀式中獵鹿的鍍銅木製矛投擲器(spear throwers。圖六),另有縫紉用的金針、編織工具、綿及陶製品等。鼻環不僅僅是裝飾品,還具宗教意義;它的大小會蓋到嘴巴,並賦予任何通過嘴巴的東西神性,其中兩件還刻意放到她口中。武器的出土可能表示Lady of Cao也是位戰士,或者只是象徵權力的器具。
圖四
圖五:每顆銅珠僅1.4公分大,上面的表情均不同
圖六
Lady of Cao的墓旁還有數個墓葬,埋著陪伴她到來世的人;其中一座墓還出土一件以皮革及織品製成並飾有羽毛的外套,上面呈現一張表情豐富的銅臉,臉的眼睛及嘴巴還鑲嵌細緻的珠母貝。(圖七)類似的物件曾出土在同屬莫希文化的月亮神殿(Huaca de la Luna)裡,這被認為與薩滿文化相關。
圖七
直到2011年學者才研究出Lady of Cao的死因。她患有妊娠毒血症(Eclampsia),嚴重的話會痙攣。她的手腕保存地很好,但手臂卻擺放在奇怪的位置,法醫依此判斷這是抽搐的姿勢,也就是她有出現痙攣症狀。從骨瘢痕、妊娠紋及骨盆擴張的程度推測,此時的她正處在懷孕後期而且這不是她的第一胎。我們無從得知她是順利生產、流產或產下死胎,只知生產時突如其來的強烈痙攣要了她的命,不過她並未馬上死亡,而是在產後約48小時才過世。
圖片來源:http://www.fundacionwiese.com/in/arqueologia/lasradecao.html
台東史前館一年一度的東南亞文化月又來囉!史前館每年固定跟臺東縣外籍配偶協會的姐妹們一起研發東南亞文化教材,進行文化推廣。5/27起至6/24,每週日下午2~5點歡迎大家一起來DIY或看動畫~報名請洽:089-381166轉523、592。
活動詳情:http://www.nmp.gov.tw/nmpnews.php?nt=26&newsdetail=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