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會議將於今年620~22(三~五)假中央研究院舉行。部份主題名額所剩不多了,想報要快喔!
議程及報名系統請見下:http://proj3.sinica.edu.tw/~icosas/03_01_ch.php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秘魯最為人知的文化是印加文明,但除此之外還有其他輝煌的文明存在。

20120509考古現場_全地圖

考古學家在秘魯北海岸的Chiclayo市發現一個年紀介於25-30歲的女祭司墓葬,年代約在13世紀下半葉,屬西坎(Sican或稱Lambayeque)文化晚期。此墓位在她生前的居所,裡面除了有自身的財產外,還有7位陪葬者、一隻駱駝及大量做工精緻的物品,這表示她有很高的社會地位;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生活在金字塔頂端的人。祭司的世襲制讓她年紀輕輕就能擔任此職務,從事與宗教相關的各種儀式,例如準備犧牲、接收祭品,慶祝季節、月亮及潮汐的轉變等等。此外,她也與鄰近文化的人們往來,甚至北方厄瓜多爾的人  還會供給她貝類、黃金、陶器及當時最具價值的物品。她的陪葬品尚包括生前使用的儀式甕,從上面繪有一柄飾以一位Lambayeque神祇的黃金權杖可知其重要性。

這座墓葬顯示出當時不是只有男性能進入權力及宗教階層,女性也能,因此學者認為應該還有更多像她這樣的女性存在。同位於秘魯北海岸但早於西坎文化的莫希(Mochica)文化,晚期也曾出土女祭司墓葬,讓我們得以從宗教生活及權力地位的層面了解當時的女性。

現在尚待釐清的是,這位女祭司的存在是因為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使女性得以涉入權力的社會自覺反映,還是當時社會出現某種危機,需要仰賴女性穩定局勢的一種政治反映。目前這副保存尚好的人骨會進到實驗室繼續研究,之後會公開展示,作為前哥倫比亞文明(pre-Columbian civilizations)時期女生掌有權力的證明。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主講人:林淑芬 博士(本所研究助技師)

時 間:2012年5月14日(週一)上午10:00

地 點:本所文物陳列館五樓會議室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還記得大菩薩曾經介紹一張考古學家也會搞KUSO的老照片嗎?照片中站得最神氣的石璋如先生,手裡拿著一把大彎刀,搞得最右邊的王湘先生忍不住抓了隻小貓咪當成彎刀,也擺出同樣的英勇姿態現在就來說說這大彎刀的身世來歷。

SHPKEHPK03BBWA_01圖一:http://ndweb.iis.sinica.edu.tw/archaeo2_public/System/Media/Detail.jsp?FILE_NAME=SHPKEHPK03BBWA_01

R006836_2BCWZ_1圖二:   http://ndweb.iis.sinica.edu.tw/archaeo2_public/System/Artifact/Detail_Basic.jsp?SearchType=&registerd_no=ZR006836_2

        石璋如先生手上的那把彎刀,考古學家稱為卷首大刀,出土於西北岡遺址1335號祭祀坑中。這個商朝的祭祀坑一共出土了10件這樣的卷首大刀,以5件為一組分別放在坑中的東北角以及西南角。這個祭祀坑除了這十把大刀之外,還有8具陪葬的無頭人骨,俯身且四肢平伸,可能是陪葬時,砍了頭後才擺放進坑裡頭的。

     卷首大刀,顧名思義,是因為這大刀的最上端彎捲而得名。這彎彎的看起來像鐮刀的大刀,刃部的設計卻是和鐮刀相反,是在外側,刀刃的另一邊有兩個長方形的洞,可能是綁柄用的。

殷墟這類大刀出土的數量不多,多出土於中大型的墓葬,功能可能和鉞類似,都是具有軍事背景墓主的儀杖用器。

所以囉,石璋如先生拿卷首大刀的方式,恐怕需要修正一下

進一步了解:〈商王大墓重現〉http://proj1.sinica.edu.tw/~dmuseum/  

(by南)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_小屋外觀cuso

4/20~22我們赴十三行博物館參加「考古博覽會」活動,各家展示的內容真是五花八門、豐富極了!相關見聞及活動照請見考古大菩薩FB:http://zh-tw.facebook.com/note.php?note_id=338615326193242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題:主講人:陳昭容 教授(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

  間:2012年4月23日(週一)上午10:00

  :中研院史語所 文物陳列館五樓會議室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年初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附近的楊淩區(下圖),發現大量陶範、鐵渣等與鑄鐵相關的遺物,初步推測該處為一鑄鐵作坊。

20120418考古現場_map  

發掘出土的遺物可分為兩大類,一類為秦漢時期的磚瓦建材與日用陶器,另一類為鑄鐵相關器物。後者又可分為五種:1.以犁、鋤等農具為主的  陶範與芯,各類器具之規格大小不盡相同;2.爐壁、爐座與鼓風管殘件塊,鼓風管復原管徑多在10公分以上;3.煉渣、爐渣、殘鐵塊與木炭塊;4.有煉渣、鐵銹附著的陶器與瓦片;5.灰坑內出土四件青石質的「半兩錢」範模殘件。

四件半兩錢範模中,一件為典型的榆莢錢(漢代使用),其他三件之錢徑及文字風格與文景兩帝時期的錢幣相類;再配合陶器、建材的特徵判斷,此作坊的使用年代應為西漢早期。

出土煉渣含鐵少、多氣孔且疏鬆,表面呈龜裂狀,這屬熔煉渣特徵,與冶煉渣不同。鼓風管口徑似較以往所知的冶煉渣風管細,陶範均可見明顯使用痕,此外尚出現一定數量、形狀多不規則、可能用作重熔原料的殘鐵塊。由此推測,這裡可能是以溶煉活動為主的作坊,而且以農具生產為主,甚至兼具鑄錢功能。從不少木炭遺留可知,作坊是以木炭為燃料。

該次發掘遺存多為鑄造的廢棄堆積,未見直接與鑄鐵活動相關的窯爐等設施,所以對作坊規模、內部佈局況均不清楚。儘管如此,它的意義卻不容忽視:楊淩所在的關中地區為秦漢時期的政經中心,文獻記載此區為重要產鐵地,但過去發現與鐵工作相關的遺址僅有五處,與文獻揭示的重要性不符。再者,秦漢的冶鐵遺址多為戰國晚期或西漢中期以後,甚少見到西漢時期的遺址,因此該遺址的發現恰好補足此環節的不足。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本封面  

即日起至525,只要闖過考古分項新遊戲「重返史前」三關者,並上傳過關畫面至活動頁面(下址),就有機會獲得精美好禮!遊戲也有英文版,歡迎分享給外國朋友同樂~ 詳情請見活動網址:http://www.facebook.com/events/408151659210220/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處理到李匡悌先生發掘的恆春地區考古遺物,裡面有極為豐富的貝類、魚類及獸骨標本,但我們從未做過如此大量的生態標本,一點概念都沒有,完全分辨不出它屬哪種貝、是魚骨還是獸骨,更遑論辨識部位了。因此在李先生的安排下,我們來到同樣出土大量生態標本的南科學習,建立一些基礎認識。

20120405南科行 DSC_0420s圖一:我們來了!

出差5天算長了,但就學習一門知識而言卻是非常非常地短。懷著忐忑不安的心上路,不知道工作站的同仁們會怎麼教我們?不知道這麼短的時間內我們能學到多少?下了火車,看到月台對面的一排半掩半開的倉庫,好不神秘,心想:「 就是這裡了。」

  第一天工作站同仁先帶我們到南科文物陳列室參觀,認識一下南科發掘的情景及文化內涵。陳列室中墓葬的展示手法滿不錯的:墓葬上方用強化壓克力之類的材質鋪頂,讓觀眾可以踏上去看個仔細。這種俯視的視角,是不是有點像考古學家發掘出墓葬時的樣子?接著來到荷園人骨典藏庫,除了初步了解人骨的保存處理方式,還看到工作人員用各式工具(包括牙科工具呢)把陶片從土塊中清理出來的情形,以及像拼立體拼圖似的,把碎陶片拼黏成容器。由於我們做的數位典藏已經是考古程序中接近尾端的一環,若沒有實地田野經驗,對許多環節跟工作方式其實都很陌生,所以乍入此地有如劉姥姥進大觀園一般,看得真是津津有味啊!

20120405南科行 DSC_0428s圖二:神秘的倉庫裡有什麼等著我們呢?

第二天終於踏入神秘的倉庫,正式展開學習之旅;我們分成三組分別學習貝類、魚骨及獸骨。負責貝類的同仁先用現生標本為我們介紹南科常見的各式貝類及其特徵,最特別的是學習如何分辨左、右邊。考古出土的貝類多半是殘破的,很難用圖鑑比對,所以熟記它們的特徵很重要。再來就是用一包包遺址出土的貝殼,實地練習辨識了。先將同種貝類放成一堆,再從中挑出完整的或同屬一邊的分開裝袋,太過殘破而無法辨識種別的也自成一袋。標本袋上要寫出遺址代碼、坑層、貝殼種名、件數、完整與否、重量等基本資料。雖然我們做到的都是較大的牡蠣,沒遇到數蜷科類數到抓狂的情況,不過最花時間的還是在辨識類別。這真是一點也不簡單,工作站的老手們2天可以做3箱,我們這些新手3天做不到2箱。

魚骨及獸骨也是先用現生標本及骨骼圖鑑幫我們建立基礎認識,再讓我們接觸大量出土標本來學習。每種魚的骨骼依各部位分置於晶片盒,再將每「條」魚放入一格格的木櫃中,需要時再取出比對。負責動物骨的同仁給我們紅甘鰺及星雞魚兩種魚骨,其中紅甘鰺已放入寫上各部位名稱的晶片盒,星雞魚則是辨識出部位,但還未放入晶片盒。我們一邊參考圖鑑跟紅甘鰺標本,一邊幫星雞魚換入晶片盒,同時學認各部位及左右邊的特徵。儘管各種魚不盡相同,但同個部位的魚骨多半還是大同小異(除了例外),看熟通常可以辨別出來。邊學認又邊畫圖作筆記,因此2「條」魚70幾盒也花了快一天才整理完。

認識過完整的現生魚骨後,接著是出土標本。出土的骨骼少見完整,因此能被辨識出種類或部位的,都是具有明顯的特徵。我們學了10多種部位的魚骨(每種又有幾十袋)。這些標本的魚種不明,可能有好多種,因此雖然是同個部位,但有些還是頗具差異性。其中最難的是區分長得很像的基鰭骨與擔鰭骨,以及腹鰭、背鰭、腹鰭。南下前在整理標本時就看到許多硬棘(spine),經此一課才知道原來有不同部位的硬棘看似相同,但又有細微差異;或者其實長得都一樣,只因在不同部位而有不同名稱,後者除非是現宰才能分辨,否則就只能統稱硬棘。不過也好在同時辨識這幾處相似的骨骼,才可以一次看清楚它們的異同跟找出區別方法,否則回來就要繼續頭痛了。

此趟雖然時間很短促,但還是學到好多好多!要特別謝謝李老師,給我們這樣的機會赴工作站學習,開了眼界也增了知識。也要謝謝工作站的同仁們花這麼多時間跟心力教我們,而且還不時被我們這些菜鳥的問題打斷工作,真是又感謝又不好意思!謝謝!

20120405南科行s圖三:工作站同仁with大菩薩

Ps.文末再跟大家分享一張讓人驚豔的影像,這件先打後磨製的石斧是工作站同仁自己找木材跟石材製成的呢!超~~厲害的吧!大菩薩一直停留在動腦未動手的階段,真是汗顏…

20120405自製石斧s圖四:自製磨製石斧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學家今天表示,他們在南非山洞裡發現了人類祖先使用營火最早的證據,顯示人類可能早在100萬年前就已知道怎麼用火。

根據美國雜誌「國家科學院學報」(Proceedings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關於人類史前親戚到底在什麼時候學會用火烹食和禦寒,到今日為止專家還是沒什麼共識。

人類用火的線索在非洲、亞洲和歐洲都有發現,但最早的跡證據信為以色列所發現的鍋具,上面有被火燒過的痕跡,約可追溯到70萬到80萬年前。

但在南非中北部奇蹟洞(Wonderwerk Cave)層層疊疊的沈積物中,卻陸續出土年代似乎更為久遠的燒焦獸骨和石器碎片。奇蹟洞過去的發掘即已顯現重要的人類居住紀錄。

這項研究表示,研究團隊在洞穴中找到「散落各處、原地堆積沈澱並混在沉積物中的植物灰燼與燒焦獸骨碎片,且保存完好」,指出洞穴靠近入口處曾有小型、局部火堆。

研究更指出,部份殘片表面變色,屬於典型的人為控制火燒,而非野火或其他自然現象的證據。

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人類學家、計畫共同主任查荏(Michael Chazan)表示:「分析結果將人類用火的時間往前推了30萬年,顯示最早可能從直立人(Homo erectus)的時代開始,人類祖先就已經會在生活中用火。」

直立人為目前已知最古老的早期人類,遠比尼安德塔人「資深」。

查荏說:「學會控制火,是人類演化史的重大轉折點。」

「烹飪食物的影響有據可查,但學會控制火的影響,則觸及了人類社會的所有元素。圍著1堆營火社交互動,實際上很可能就是我們之所以為人不可或缺的一面。」

研究的國際專家團隊來自美國波士頓大學(BostonUniversity)、德國的海德堡科學與人文學院(Heidelber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Humanities)、以色列的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Hebrew University inJerusalem)、約翰尼斯堡金山大學(University ofthe Witwatersrand in Johannesburg)以及加拿大多倫多大學。

(法新社華盛頓4月3日。譯者:中央社楊盈)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時報【呂昭隆╱馬祖報導/2012年4月2日】

20120402考古現場_馬祖  (圖為中研院研究員陳仲玉率領的考古隊,在亮島「島尾一號」遺址挖掘的情形。王遠茂翻攝)

台灣考古界取得驚人的重大發現!去年十二月,在國防部與連江縣政府協助下,中研院史語所兼任研究員陳仲玉在馬祖的軍事管制區亮島,成功發掘出一具約七千九百年前的完整人骨骨骸,命名為「亮島人」。「亮島人」不但是台灣所發現最早的人骨,也是閩江流域發現最早的新石器時代人骨,更可能是南島語族所發現最早的人骨。此一重大考古成果,無論對台灣、兩岸及國際考古學界,均有非凡意義。

馬祖考古隊計畫主持人陳仲玉說,「亮島人」的骨骸完整,有頭骨、四肢,連胸骨、鎖骨、肩骨均清楚可識。另根據清大邱鴻霖教授考古隊所做研究,「亮島人」為男性,有Y染色體,年紀約三十到三十五歲,身高一六○到一六五公分,手臂相當強壯。

據了解,馬英九總統對「亮島人」此一重大考古發現極度重視,已於上周聽取軍方簡報。

「亮島人」發現位置在亮島「島尾一號」遺址,其墓葬方式為古代普遍常見的「屈肢葬」,即人剛死之時,將其下肢向上卷曲,如同嬰兒在母親子宮內形狀,然後埋葬。台灣原住民直到百年前,仍有「屈肢葬」習俗。

陳仲玉表示,「亮島人」不僅是台灣所發現年代最早的「屈肢葬」骨骸,可能也是南島語族最早的。台灣最著名的「屈肢葬」骨骸,是新北市的十三行遺址,但僅約一千餘年,而「亮島人」則有近八千年歷史。

「亮島人」是去年十二月十九日於「島尾一號」遺址的第一號洞挖掘出土,隨後運至馬祖民俗文物館進行研究。文建會上周赴馬祖深入了解挖掘成果,將指派專家進行骨骸清理,再做3D掃描,重建「亮島人」形貌,並淬取DNA做人種學研究。

島尾一號遺址有一層厚度約三十至四十公分的貝塚,即古人堆積垃圾的地方,肉眼可見,「亮島人」即在貝層之下出土。經過台大相關單位的三次碳十四檢測,貝塚上層年代約七千五百餘年,下層更高達七千八百餘年。

陳仲玉說,「亮島人」依國際考古標準程序挖掘,於貝層下挖出一個長兩公尺、寬一公尺、高六十公分的坑洞。該遺址同時發現骨器、石器與陶片等常見的新石器時代出土文物,但物件不多,且均破碎。

陳仲玉說,「亮島人」與島尾一號遺跡,比大陸福建的磹石山文化遺跡還要早約二、三千年。磹石山文化約在五、六千年前,中國大陸考古界認為,磹石山文化是福建與台灣文化的源頭,亦是閩人最早的起源地。

陳仲玉說,亮島形勢險峻,「亮島人」應是在七千多年前,季節性地前往亮島,而不是終年住在島上。此外,由亮島貝層顯示,「亮島人」在該島活動時間約在七千五百到七千八百年間,且持續長達三、四百年之久。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漢代以來至隋唐,河西走廊就是中原王朝與西域諸國往來的必經之道,敦煌就位在走廊的西端。這裡一直是各方勢力拉鋸之處,中原王朝衰弱則西域諸國環伺乘虛而入,唐代安史之亂正給了西南邊的吐蕃一個大好機會。安史之亂迫使中央調派河西、隴右地區戍兵回防平叛,卻形成西境防衛上的漏洞,加上戰亂後一落千丈的國力,讓唐政府無力顧及西陲,使得吐蕃得以進佔河隴之地。六、七十年後,敦煌的張議潮起義推翻吐蕃政權,並奉唐朝為正統。這對無力收復敦煌的唐朝是多大的安慰與喜悅,遂於此設立歸義軍並任命張氏為歸義軍節度使。

  唐亡後進入五代時期,張氏政權也為曹議金家族取代。曹議金記取張氏末代統治者自立為王,導致以效忠中原王朝為口號的甘州回鶻藉此連番進攻終致滅亡的教訓。曹氏建立政權後依舊以歸義軍節度使自居,同時致力改善與周邊異族王國的關係以鞏固政權,通婚就是其中一種方式。曹議金不但自己娶了回鶻可汗女兒為妻(圖一藍圈),還將女兒分別嫁入回鶻及嫁予于闐國國王為后(圖二藍圈),這種聯姻關係到其孫子曹延祿執政時都還持續(圖三紅圈)。

曹議金回鶻妻 曹議金女兒女婿

圖一、二(圖片來源:「前進莫高窟」http://archeodata.sinica.edu.tw/h7/mogao/pages/main_2-1_zh.html

IHP_NW_0115BBWA  圖三:著于闐服裝的天公主嫁給曹議金的孫子曹延祿為妻。C75T61)窟

 

敦煌不只作為東西商業路線的一個重要轉點,在文化交流上也扮演了重要地位。從8世紀末吐蕃統治敦煌以來,至曹氏政權於11世紀初為西夏所滅的200餘年間,雖然政權數經更迭,但統治者均崇信佛教,使得敦煌佛教發展在此期間不衰反盛。除了歸義軍政府安排、協助許多出家人赴西方的印度取經,敦煌當地的寺院也接待不少東來的梵僧前往中原。從遺留下的敦煌文書可知,信徒奉獻給寺院的物品中有不少「舶來品」,包含于闐的花氈,來自吐蕃、粟特及大食的織品,拜占庭跟波斯的金銀器及西域諸國的寶食、香料等等;除了實用性的物品外,金銀器及寶石也用作佛像供養具或塑像的材料。此時的敦煌可真是個國際大都市啊!

 

曹氏執政時期,曾請人抄寫佛經送到西州回鶻協助其復興佛法,另外除了重修莫高窟的前代洞窟,還開鑿許多規模巨大的石窟,有些面積達180平方公尺、高度近10公尺高。這些工程需要一批石匠、塑匠及畫師從事開窟、造像、繪畫等專門的工作,因此曹家設立畫院負責洞窟的營造,另外在生活上亦對他們有所優待。

 

西夏接替曹氏政權,領土包含了今日敦煌一帶。宋朝與西夏對戰使得陸上絲路不通,大大影響敦煌的發展,繁景已不負當年。爾後南宋建都杭州,中原的經濟及文化重心南移,加上海上貿易興起,終於取代陸上絲路的功用,敦煌至此已失去東西交往的重要性而衰落下來。元代滅宋之後,雖然重新打開陸上貿易路線,但敦煌再也沒有恢復先前的盛況。隨著經濟衰退,敦煌的文化及宗教發展也未再提升。元代的敦煌莫高窟少有新洞開鑿,多為改造或修繕既有的洞窟,因此莫高窟的營建基本上算結束了。這個曾繁榮一時、另中原王朝念念不忘的敦煌,要在數百年後隨著藏經洞的發現才再度引起世人關注,其歷史價值確立了它在當代的重要性。

 

 

 

1.進一步了解資料庫影像:http://ndweb.iis.sinica.edu.tw/archaeo2_public/System/Media/List.jsp?FILE_NAME=IHP_NW_0115

 

2.科普網站〈前進莫高窟〉:http://archeodata.sinica.edu.tw/h7/mogao/pages/main_1_zh.html

 

3.書籍:鄭炳林、李軍著,《絲路明珠──敦煌》。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7ISBN978-7-5423-1506-9

(by)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屬聖赫勒拿島(Island of St. Helena,圖一)位在西非與南美洲間的大西洋上,是往返兩洲甚至歐洲的一個中繼站。島上最為人知的監禁者恐非拿破崙莫屬,他於1815年流放到此後至1821年去世都未曾離開。近年考古學家在島上發現一片墓地,埋的是一群比拿破崙稍晚上島,但同樣上島後就出不去的人。

20120323考古現場_MAP加註圖一

19世紀初英國廢除了奴隸貿易,但還是有成千上萬的黑人從非洲被買或被綁架來販賣。為此英國皇家海軍(Royal Navy)成立一支來往於西非沿岸的巡邏隊,專門扼止這種貿易行為,半個多世紀間就抓到1600多艘奴隸貿易船,並釋放15萬名左右的黑奴。

聖赫勒拿島的地理位置,讓它在此行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埋葬在這片墓地裡的人,就是1840~1872年間,英國皇家海軍從奴隸貿易船上釋放的黑奴。他們原該被送回非洲的家園,但船上及島上的居住環境極其惡劣,使得許多人死在船上或登陸不久就過世,估計至少有5000人長眠於此,他們暫居的Rupert’s Valley還因此被稱為「屍谷」(”a valley of dry bones”)。83%的死者是小孩、青少年及青年;理論上年紀越小的奴隸,工作年資越長,因此這個年齡層的人是人口販子優先尋求的對象。這些小孩跟青年離開非洲才數週,就死在聖赫勒拿島上再也回不去了,可以想像這種奴隸運輸方式有多麼殘酷了。這些人的死因難以確認,因為當時奴隸船上常見的脫水、痢疾及天花等疾病無法從骨學分析得知,不過骨學研究倒是指出他們普遍患有壞血病。此外有些人曾遭受暴力對待或槍殺。

  從門齒的各種刻鑿方式可知這些人來自不同文化,有些還幸運地保留了手觸及各式珠子(圖二)等飾品。這很不容易,因為在他們被運上貿易船前,會被強剝掉身上的飾品。此外墓葬中也發現緞帶等織品,甚至出土不少可能作為奴隸名牌或編號的金屬標籤。最悲慘的是,儘管這些黑奴來自不同部落或文化,但他們有個共同信仰,相信亡魂無法涉水而過。也就是說他們到死還是回不了一水之隔的家鄉。

20120323考古現場_黑奴珠子圖二:各式珠子

出土的人骨及其遺物目前存放主持本次發掘的英國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2013年將至利物浦的國際奴隸博物館(International Slavery Museum)展出,之後隨及運回聖赫勒拿島重新下葬。

相關報告已發表在2011年英國考古學協會的出版物上,ISBN為:978-1-902771-89-2

20120323考古現場_考古報告

圖片來源:

圖一、http://maps.google.com.tw/maps?hl=zh-TW&tab=wl&q=Island%20of%20St.%20Helenaof%20St.%20Helena

圖二、http://www.britarch.ac.uk/books/Pearson2011 

圖三、http://www.britarch.ac.uk/books/Pearson2011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0319塗鴉牆_傅斯年遺札

本書中收錄傅先生1919-50年間寫給親屬、師友及政治、外交、教育、學術各界人士的書信。  

史語所就是傅先生催生的,他擔任所長的第一件事就是籌備安陽殷墟的考古發掘。在民國初年,考古發掘還被一般民眾視為「盜挖他人祖墳」的不義之舉,當時傅先生所遭遇的困難可想而知了。但他的膽識及聲望也讓他在短時間內集聚一批專業人才,首度以科學方法進行考古發掘,這近10年的發掘成果確立的商代的存在,也奠定了史語所在國際上的學術地位。

由於傅先生身份多樣(北大、台大校長,中研院史語所所長、中研院總幹事,國民參政會參政員、立法委員等要職),因此這批書信是觀察中國近代政治、外交、教育、學術研究的發展,以及研究「傅斯年」的重要史料。

書目資料:王汎森等編。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1ISBN9789860295429(全套 精裝)

 想進一步了解傅先生與史語所的種種事跡請見:http://proj1.sinica.edu.tw/~dmuseum/pages/knowledge/content_FuSsu-nien.html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家還記得2月中有則新聞,報導台大人類學系學生在台東卑南遺址實習時,發掘到一件玉核的事嗎?本文作者也參與該次實習發掘,文中詳述發掘的種種經過。大家可以感受一下考古人員的苦與樂~        文章請見:http://beta.nmp.gov.tw/enews/no223/page_03.html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