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唐樂府將在今年3月的「台灣國際藝術節」上演《殷商王.后》這齣樂舞,搬演商王武丁與其后婦好的愛情故事。我們資料庫中也有一件與武丁及婦好相關的藏品,是記錄占卜內容及結果的甲骨。

20120208塗鴨牆_武丁婦好.jpg圖片合成:考古大菩薩

  武丁在婦好即將臨盆時作了次占卜,詢問這個孩子是男(嘉)是女(不嘉),他看了占卜結果後認為:若在丁日分娩,嘉;若在庚日分娩則非常吉利;若在壬戌日分娩則不吉。31天後,婦好生了個女兒,結果當然是「不嘉」。不過小公主的生日既非壬戌日,也非丁日或庚日,所以也無從證明這個占卜結果到底準不準。

看這件甲骨:http://ndweb.iis.sinica.edu.tw/archaeo3/System/pages/Data_Artifact.jsp?artifact_no=7089,輸入「武丁」檢索還能看到更多東西。

《殷商王.后》介紹:http://www.artsticket.com.tw/CKSCC2005/Product/Product00/ProductsDetailsPage.aspx?ProductID=hx0fZA09nGeP%2bAAMf45xc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30年度初期,史語所在中國大陸河南濬縣辛村的淇水河岸邊發掘一片西周時期的墓地,那是當時衛國的所在地。其中一座編號60號的中型墓葬完整未經擾亂,出土6件禮器以及多件車馬、甲、兵器,件件按照規矩擺放。其中  最貴重的器物是「一對」尊與卣的組合。

R020012bcwa.jpg邊卣       R020015bcwa.jpg陸尊

尊與卣都是盛裝酒的容器。在西周早期至中期前段(約西元前十一世紀中葉至十世紀中葉)的墓葬中,尊與卣的組合,尤其是一個尊配上一個卣,是最常見的酒器組合,而且通常尊與卣都鑄上相同的銘文並有相同的紋飾。

        辛村60號墓出土的這「一對」尊與卣,說要稱為「一對」實在有點牽強,因為根據上頭的銘文,這兩件原來分屬於不同的主人,尊是「陸」的,而卣卻是「邊」這個人的,只不過他們的花紋相當接近,可見是有意硬湊在一起,成為一對的。有意思的是,此墓的其他禮器也來源也各自不同,拼拼湊湊,到底怎麼回事?

R020012bczi_1.jpg邊卣腹底銘文(白圈處為「邊」字)

R020015bczi.jpg陸尊腹底銘文(白圈處為「陸」字)

原來,這個墓的墓主雖然只是一位中等貴族,不過,從他隨葬了不少兵器和車馬器來看,他可是一個軍事背景的貴族,而這些來源複雜的禮器恐怕是他四處征戰掠奪而來的戰利品呢!

上線看一下這「一對」戰火孤兒吧!

陸尊:http://ndweb.iis.sinica.edu.tw/archaeo2_public/System/Artifact/Detail_Basic.jsp?registerd_no=R020015

邊卣:http://ndweb.iis.sinica.edu.tw/archaeo2_public/System/Artifact/Detail_Basic.jsp?registerd_no=R020012

by南)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愛電視台將於本週六晚上9點首播「櫻花鉤吻鮭記實」(週日上午11點重播),有興趣的朋友記得收看喔!中華電信的MOD也能收看,播出時間為本週六晚上8點。預告片:http://www.facebook.com/ihparcheodata#!/photo.php?v=222616597828016&set=vb.179027052152071&type=2&theater

櫻花鉤吻鮭的棲地在大甲溪上游的七家灣溪,那裡也是史前七家灣人的家鄉。七家灣遺址是個依山傍水的地方,當時的七家灣人靠著補捉山林及溪中的動物為生,櫻花鉤吻鮭很可能也是他們的食物來源之一。更多關於史前七家灣人跟櫻花鉤吻鮭的古早事都在動畫「樂活山居歲月:誰吃了櫻花鉤吻鮭」中:http://archeodata.sinica.edu.tw/h7/MOV/CCW_TW.swf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熟悉埃及木乃伊的人都知道,不只是人會被製成木乃伊,連動物也會。這些動物木乃伊的來源不只是寵物,更多是基於宗教因素被飼養,進而成為祭品獻給諸神。由於不同的神有不同的動物圖騰,所以需用不同的木乃伊祭祀,像貓木乃伊是獻給保護女神Bastet、埃及聖鷺及狒狒的則獻給月神Thoth、猛禽類的獻給Horus,祭祀完後再把它們以供奉者的名義放入地下墓穴。

這種祭祀風俗約起於西元前3000年,至西元前650-200年達到高峰,學者研判,當時神職人員約飼養了數百萬隻的貓、狗、埃及聖鷺、狒狒及其他動物,並認為這種行為與埃及聖鷺及狒狒後來在埃及境內消失有關。這些動物多沒有寵物幸運,能在自然死亡後才製成木乃伊,牠們大部份是被殺來獻祭的,其中又以小貓最受青睞,因為牠體積小容易裝入盒子裡。當然也有幸運的,像最近美國自然史博物館(Smithsonian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舉辦的「古埃及的永恆生命(Eternal Life in Ancient Egypt)」特展中,有一具公牛木乃伊,牠可能被視為某些神的化身或基於其他宗教因素而被信徒崇拜,除了接受神職人員悉心照顧、天天受享按摩外,還能吃最好的食物,並在安享天年後才製成木乃伊。

需求帶來商機,商機引來詐欺;學者發現不少乍看是埃及聖鷺及狒狒的木乃伊,經過CT掃描後才知是用其他動物製成的膺品。更妙的是,19世紀後期有家公司購買了18萬個貓木乃伊,目的是將它們研磨成粉末當作肥料灑在英格蘭農田裡。

古埃及的永恆生命特展網址:http://www.mnh.si.edu/exhibits/eternal-life/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0111考古現場_金.jpg

2010年由Smithsonian Tropical Research Institute的考古學家Mayo主持的考古隊,在巴拿馬中部的El Caño發掘出一位酋長的遺骸,身上飾滿令人眩目的金飾,包括有浮雕圖案的護胸甲、帶鈴鐺的手觸、由橄欖狀金珠製成的皮帶,以及2000顆以上的小金珠(推測原來可能是縫在腰帶上的),另外小腿上還以數百顆管狀珠子排成波浪紋圖案作裝飾等等。

隔年考古人員又發掘出第二座墓葬,墓主身上同樣穿著護胸甲,另有一顆閃閃發亮的祖母綠。陪葬品豐美的程度不亞於前一座,由此推測墓主應是  一位地位極高的酋長,他身邊還有一具男嬰骨骸,身上同樣裝飾著金飾,很可能是他的兒子。他們周圍至少有25具排列整齊的屍體,下方則鋪了15具;這些殉葬者可能是奴隸或戰俘。這座墓的年代約在西元900年左右,此時正是1300公里外的馬雅文化開始沒落之際。

陪葬品中可見人與動物造形的圖案,這可能與動物崇拜有關。人們相信自己是某種動物的子孫,並相信這種聯繫能提高自己的戰鬥力;這類信仰在美洲印第安文化中非常普遍。除了眾多黃金飾品及珠寶,墓中還發現一個裝有河豚的小罐子、成包的黃雕魚脊骨,及用鯨魚和美洲虎牙製成的腰帶。

考古工作必須儘可能在每年1-4月的乾季進行,否則雨季來臨時,暴漲的河水會把考古現場淹毀。由於陪葬品包含大量黃金,所以除了天災,還要防範遺物被聞風而來的人洗劫一空。不過El Caño遺址的墓葬群並非巴拿馬首次發現的黃金文明,早在20世紀初,離此地約3公里的Sitio Conte遺址即出土90多座以大量金飾陪葬的墓群。從黃金中的天然雜質可知,它們不是來自外地,而是在鄰近區域開採並製作而成。

Mayo估計,整片墓地中還有20多座酋長級的墓葬,其陪葬品的數量及質量可能都像已發掘的那兩座一樣。不過以目前考古隊的進度來看,在此工作4年僅發掘清理完2%的面積,若要全部完成,還需196年!

其實Mayo在離El Caño數公里外的地方發現另一處墓地,如果該處也如Sitio ConteEl Caño遺址出土的墓葬同樣豪華,那可以將這整個區域視為巴拿馬的「帝王谷」了,只是它不像埃及的帝王谷一樣慘遭盜掘。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陣子聽了敦煌研究院王惠民先生的演講,內容是關於莫高窟的〈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變〉。我第一次知道這個經變是三個月前,當時請王先生協助辨識史語所藏的莫高窟影像,他指出其中兩張的內容是該經變。因為對這個主題很陌生,想說應該會淪落到鴨子聽雷的地步,沒想到王先生講得深入淺出,讓我有許多意外的收獲。

早年學者認為莫高窟只有2窟繪有〈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變〉,後來一位研究〈法華經變〉的日本學者發現,另有6窟描繪的應該是該經變而非〈法華經變〉。可以想見這在學術界引起多大的震憾!為什麼先前會被當成〈法華經變〉呢?這要從故事裡的一棟建築說起了。

唐朝時有位叫佛陀波利的出家人,專程從今日的北印度來到中國的五台山拜謁文殊菩薩。佛陀波利正在誠心頂禮時,文殊菩薩化身為位老人從山中走出,問他此次前來,是否有攜帶能滅除眾生罪惡的《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佛陀波利回說,這次前來只為拜謁文殊菩薩,故未帶此經。老人建議他不如回印度取了經,再帶來中原傳播,既能利眾生又算報答諸佛。佛陀波利聽聞,便動身回印度取經。過了數年,佛陀波利帶著《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再度踏上中原,進宮(圖一紅圈)面聖後,得到唐高宗李治的准許,將經文翻譯成漢文並於中土流傳。

IHP_NW_0427BBWA.jpg圖一:T217窟〈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變〉

〈法華經變〉中有個故事叫「化城喻品」,講的是有個嚮導帶領眾人去尋寶,由於路途遙遠,眾人疲憊不堪難以繼續前進,於是嚮導用法力變出一座城讓眾人休息一番再出發。以此喻佛道長遠,需有大無畏的勇氣與精神,才能獲得最終的「珍寶」。

  雖說經變畫是讀得出故事的,但畢竟不像現代漫畫那麼清楚易懂。如果對佛經內容不熟悉,經變畫跟天書其實也差不多,更甭說去辨識它。前述故事裡都有一行人走向一座巍峨建築的情節,更何況宮殿跟城並不易區分,也難怪多年來會被當成名氣較大的〈法華經變〉了。不過大家可以注意,〈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變〉中的主角是比丘,跟「化城喻品」中的尋寶人不同。圖二跟圖三則是〈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變〉的其他細節。

MOGAO0045BBWA.jpg圖二:〈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變〉特徵之一:經幢(T31窟)

MOGAO0046BBWA.jpg圖三:〈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變〉特徵之二:繞塔(T31窟)

by古)

1.進資料庫裡看影像:http://ndweb.iis.sinica.edu.tw/archaeo2_public/System/Media/List.jsp?KEYWORDS=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變

2.科普網站〈前進莫高窟〉:http://archeodata.sinica.edu.tw/h7/mogao/pages/main_1_zh.html

3.〈法華經變〉化城喻品動畫(第二支):http://zensoul.org/index/ReadNews.asp?NewsID=5441

4.敦煌研究院:http://www.dha.ac.cn/index.htm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0104塗鴉牆.jpg 

20120104塗鴉牆_2.jpg

今年中研院數位點藏資源網的月曆桌布超有氣質的!歷年的精美桌布雖已過期,但也適合下載收藏喔!還有螢幕保護程式,內容集結各所不同領域的藏品,還有我們西北岡1001號大墓出土的石虎首人身跪姿立雕呢!http://digiarch.sinica.edu.tw/download.html

20120104塗鴉牆_3.jpg

另外今年史語所以「龍」為主題,從各式藏品的挑選出龍的圖  像製成月曆桌布,歡   迎大家下載http://dahcr.ihp.sinica.edu.tw/07.php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年多前因工程的關係,大陸南京市博物館的考古隊在南京市雨花台附近發現一片墓葬,目前發掘工作已近尾聲。這些墓葬中的墓磚保存很好,看得出都是素面磚,這種磚主要出現在東晉晚期至南朝劉宋間,另外墓室中的石門和石棺座多見於南朝,因此學者推測這是南朝劉宋時期(西元5世紀)的墓葬。

在這30幾座墓葬中,有34座的等級較高,周圍還可見屬官之墓,由此推測此區可能是當時高官的集中埋葬地。其中最大的一座墓葬,墓室設有石門,內有磚砌棺台,台上還有石棺座,裡面葬的應是一對夫妻,此外壁上另有5個磚砌的直棱假窗。雖然該墓遭盜掘嚴重,甚至還有明清時期盜墓人留下的陶器,但還是發現一些罕見的陪葬品,例如一根可能作為高檔補品陪葬的鹿角及一座高約50公分的石俑──南朝墓葬中的人俑多為30-40公分。由於墓中未出土文字記錄,所以還無法確認墓主身份,但比對文獻與墓室結構、陪葬品等判斷,墓主若非皇親國戚,也是一品以上官員。

20120104考古現場_劉宋地圖.jpg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家還記得卡通「北海小英雄」的小威(Vicky The Viking)嗎?

維京

近年在波蘭華沙西北方的村子Bodzia發現數十座10世紀晚期至11世紀初期的墓穴。這些墓都呈南北向,屬斯堪地那維亞風格,而非斯拉夫式的東西向,但不少陪葬品又具有斯拉夫文化特色,甚至有些是從外地交易而來。從陪葬品來看,這些墓主的身份地位應該不低,其中地位最高的一位被考古學家稱為青年戰士,他的下巴及頭骨有斷裂、切割的痕跡,很可能在20歲左右死於一場激烈的戰鬥。這位戰士眾多的陪葬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身旁一柄裝飾華麗的儀式用寶劍,其上附有一個銀質護身符(tamga。他墓中尚有兩具同齡的女性遺骸,其中一位的死因與他相似,但很難想像她也是死於戰鬥,所以學者推測她可能是被殺來陪葬。至今還不確定這些墓主的身份,但這些來自斯堪地那維亞的維京人,與當時波蘭的政權有軍事上的同盟關係,他們很可能是基於此或商業目的而移至今天的波蘭。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各位中小學老師們,
常為製作教學所需的Power Point檔而苦無合適的搭配圖片和說明文字嗎?
本計畫針對老師們的教學所需,設計一個操作簡單的網頁,集結史語所考古資料的教學精華內容,快來「教案素材秘笈—考古資料全攻略」看看吧:
http://archeodata.sinica.edu.tw/teaching_website/index.html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整理一批批穿著長袍馬掛,埋首苦發掘與記錄的前輩考古學家影像,赫然出現這張,差點沒把剛入口的開水噴出來,考古學家也會搞KUSO

SHPKEHPK03BBWA_01.jpg

這張爆笑照是幾位前輩考古學家:尹煥章、夏鼐、石璋如、李光宇、王湘(由左至右),於民國24年的某個不下田野的星期天,頭帶著1004號商王大墓陪葬用的武士青銅頭盔,手拿著捲尾大刀,擺出的英姿。  

什麼?商朝的古文物往頭上戴?別懷疑,尹煥章先生手上拿的是全罩式青銅頭盔,登錄號R015337;夏鼐先生頭頂的也是全罩式,登錄號R015338;至於個兒嬌小卻最神氣的石璋如先生,戴的是半罩式,登錄號R018076,手持西北岡1335號無頭祭祀坑出土的捲尾大刀(這種大刀另外還有故事,等大菩薩較有空時再從頭細說),而李光宇先生頭上戴的和尹煥章先生手上拿的是同一類頭盔;最厲害的大概算王湘先生了,頭上帶的和石璋如先生一樣是半罩式頭盔,不過手上抓的是一隻小貓咪,當作是大刀,倒也抬頭挺胸英姿煥發,但臉上的頑皮笑容卻漏了餡…

在動盪而物資缺乏的時代,卻仍努力不懈,從地層中找尋失落的歷史篇章,這算是前輩考古學家苦中作樂的可愛身影了。

進一步了解這張影像:http://ndweb.iis.sinica.edu.tw/archaeo2_public/System/Media/List.jsp?FILE_NAME=SHPKEHPK03BBWA_01

進資料庫瀏覽更多考古學家:http://ndweb.iis.sinica.edu.tw/archaeo2_public/System/Browse/Browse_Search.htm

或輸入關鍵字查詢:http://ndweb.iis.sinica.edu.tw/archaeo2_public/System/Media/Frame_Advance_Search.htm

by南)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即日起到明年321日在松山文化創意園區4、5號倉庫展出,內容包括多幅臨摹的莫高窟壁畫,讓我們得以看到尚未斑駁褪色的壁畫樣貌。另外也融入時下頗流行的互動展示方式,讓壁畫中的人物與觀眾互動,增加趣味性。

展覽官網:

http://www.dunhuangart.com.tw/?html=p3&aid=30&id=2001&sid=2003

報導介紹: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1122500286.html

科普網站「前進莫高窟」:

http://archeodata.sinica.edu.tw/h7/mogao/pages/main_1_zh.html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appy weekend前先聽個演講吧!12月23日(五)一天就有兩場演講,用這種方式慶祝果然很有學術單位的fu~

1.上午場(10點):

主講人:霍 巍 教授(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

講 題:考古發現與吐蕃王朝的對外交通

主  旨:本講將以近年來西藏高原新出土考古材料為背景,結合有關文獻記載,對西元7-9世紀吐蕃王

               朝時期與中原及其周邊地區的文化交流、交通路線、佛教文化及金銀器與絲綢的傳播等問題

               進行分析,揭開長期以來被人們稱為“生命禁區”的西藏高原古代文化的若干神秘面紗。

2.下午場(14點):

主講人:岳占偉 先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

講 題:殷墟青銅器範鑄技術的幾個相關問題

 

地點均在: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研究大樓二樓會議室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主講人:張廣達 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政治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

日  期:2011年12月20日(二)上午10時

地 點: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研究大樓704會議室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ut MOGAO0030BBWA.jpg

敦煌莫高窟332窟(C134窟)完整描繪了佛涅槃的情節。其中有段內容是畫佛在拘尸那城涅槃後,各國國王紛紛率兵來爭舍利,甚至兵戎相見、激烈交戰(圖中紅圈處)。

最近考古學家在印度東北方Patna區(Patna district)的NadaunaNadauna village,發現一個土丘,並伴隨燒過的磚塊及類似平台的結構,年代測定介於西元一至三世紀的貴霜王朝期間。據傳佛涅槃後,共八個國王分得舍利,並迎回國內建塔供奉。學者認為這個舍利塔很可能是為了紀念曾分得舍利一事而建的,不過目前只是初步推測,尚待後續研究證實。

由於該村人口密集,而且整個土丘覆蓋的面積約有1平方公里多,之後進行發掘時,部份居屋將面臨暫時拆除的情況,不過報導指出,村民們倒是很願意配合此項研究工作。

進考古資料庫看照片:http://ndweb.iis.sinica.edu.tw/archaeo2_public/System/Media/List.jsp?FILE_NAME=MOGAO0030BBWA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