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王惠民先生(敦煌研究院考古所研究員

時間:20111117日(四)1000-1200

地點:中研院史語所 研究大樓7701

ps.不需報名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HPKFHPKM1022BBWA_3.jpg圖一:西北岡墓1022,出土祭器10件、人骨及狗骨各1

西北岡1022號墓是座有趣的墓,裡面的陪葬品全是青銅酒器。別嚇一跳,這可不是個酒鬼的墓,而是個祭祀坑,墓裡的人及  狗被殺來殉葬,酒器也不屬於死者,而是祭器。

        石璋如先生依墓中十件酒器的埋葬位置將之分成四組,並觀察器皿的特性推斷這四組祭器應如《禮記》記載,是商代人配合四季的祭祀所使用。這個季節舉行的祭祀稱作「嘗」。三節提梁卣(圖二)是用於秋嘗的酒器之一,它的設計極具巧思,上半部可以拿下來當作觚(也就是酒杯)使用,很像現代杯子兼壺蓋的水壺。提梁跟器身結合的地方則各有一隻可愛的小兔子(圖三)。

R001071bcwa.jpg圖二:三節提梁卣     s9-3-2R001071bcwr.jpg圖三:小兔

當年學者要把觚跟卣分開時還有個小插曲。這個卣出土時,考古學家就發現上半部是個觚,但由於鏽蝕嚴重,觚跟卣結合得很緊,加上大家從沒見過這種形狀的卣,都不知要怎麼把觚拿下來。後來潘愨(音「雀」)先生花了四小時觀察和實驗,最後把一根沾了酒精的細鐵絲纏繞在觚跟卣的交接處,然後用火柴點燃,「碰」的一聲,卣跟觚就這麼分開了!

R001071BCWK_2.jpg圖四:卣+

中研院史語所的歷史文物陳列館可以看到真品喔!

進一步了解:

1. 三節提梁卣 :http://ndweb.iis.sinica.edu.tw/archaeo2_public/System/Artifact/Detail_Basic.jsp?SearchType=&registerd_no=R001071   

2. 西北岡1022號墓:http://ndweb.iis.sinica.edu.tw/archaeo2_public/System/Feature/Detail_Feature.jsp?FEATURE_CODE=SHPKFHPKM1022

世紀考古大發現--商王大墓重現:http://proj1.sinica.edu.tw/~dmuseum/ 

by古)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主講人:來國龍教授(美國佛羅里達大學藝術史系助理教授)                                                                                                                  

 講題:時間:20111116日(三)1500-1700

地點:中研院史語所 研究大樓文物圖象研究室

ps.不需報名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台灣首度以展覽方式,回顧過去100年台灣人類學及民族學發展的的歷史。難得的是,同時匯集國內9間重量級人類學研究典藏機構的遺物、文獻、手稿與影像等珍貴藏品,讓觀眾可一次看個過癮。

巡迴展第一站從台灣博物館開始,展至2012311,之後會陸續移師至台中科博館、台東國史前館、台南臺史館、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與宜蘭蘭陽博物館展出

台灣博物館展覽介紹及參觀資訊:http://www.ntm.gov.tw/tw/exhibition/exhibition_d.aspx?d=101&no=25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0813CPT9200119BCWA.jpgS0813CPT9200119BCWT.jpg

曲冰的陶觚(T9200119  

 這件陶器出土於曲冰遺址,口部殘失,剩下一部分腹部到圈足。

20111026數典精選_陶觚示意.jpg  20111026數典精選_紋飾.jpg  波浪形的圈印紋

灰黑色夾砂陶,斜腹,束腰,高圈足,器表裝飾著一圈一圈的刻劃弦紋,弦紋與弦紋之間填入波浪形的圈印紋。從陶質及器表的紋飾來看,無疑的,這是一件營埔文化的陶器,可是為什麼會出現在高山上的曲冰遺址?又為什麼叫做觚?

曲冰遺址出土的陶器大多為紅褐色夾砂陶,且少有紋飾,這件陶器可能是外來品,是古代曲冰人和台灣西部人群互動、接觸的結果。

觚是古代中國的酒器,由這件陶器殘剩的部分,看起來就像是觚的形狀,因此就以「陶觚」來稱呼了。看看這件觚的底部,再看看腹部和圈足不平行的弦紋,可以推知這件陶觚不是一體成形的,是先把器腹和圈足分別做好以後才接合上去的。

R001033BCWA_加品名.jpgR001033 西北岡1400號墓出土

                                                                                                                                                            (by南)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主講人: 內田純子 女士(本所助研究員)
時 間: 2011年10月31日(週一)上午10:00
地 點: 中研院史語所 文物陳列館五樓會議室
PS.不需報名~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繼石爺爺帶著阿泰遊過台灣及外島的考古遺址後,首度踏上大陸西北地區,展開另一次的考古之旅。石爺爺年輕時(考古學前輩石璋如先生的化身)曾在甘肅敦煌的莫 高窟進行三個月的考古調查工作,這次他將帶阿泰重遊闊別數十載的舊地。讓我們一起「前進莫高窟」,邊聽石爺爺話當年,邊聽他解說壁畫裡的故事與石窟的內涵吧http://archeodata.sinica.edu.tw/h7/mogao/pages/main_1_zh.html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28年10月13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開始進行成所後的第一件考古工作,也就是中國河南的殷墟發掘。這次發掘不只證實商代的存在,為上古史寫下新的一頁,也是中國首度以科學方法來進行,奠定之後的考古與研究基礎。為了紀念這個意義非凡的日子,學界將這天訂為「考古節」。
更多關於「世紀考古大發現」內容:http://proj1.sinica.edu.tw/~dmuseum/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牛方鼎.jpg方鼎                    鹿方鼎.jpg鹿方鼎

牛方鼎與鹿方鼎一同出土於商王1004號大墓的南墓道北端與墓室交界處,兩者並置。一般商代青銅鼎大多是圓鼓鼓的,下面帶有三足,牛方鼎與鹿方鼎卻都是少見的四方形帶有四足的大型鼎,極為少見,兩者形制相當,但牛方鼎略大於鹿方鼎,也比較重,牛方鼎有110公斤,鹿方鼎也有60公斤重,當時史語所的文物陳列館在佈展時,可是出動不少壯漢,連文質彬彬的學者們都挽起袖子幫忙呢!此外,牛方鼎以牛首作為紋飾母題,器內底部有一牛形銘文;鹿方鼎則以鹿首為主,器內底部有一鹿形銘文。

R001750BRWI_D.jpg銘文「牛」         R001751BRWI_D1.jpg  銘文「鹿」

商王1004號大墓被盜掘的極其厲害,在西北岡各大墓中僅次於1550號大墓,盜掘坑又大又深(直徑約21-18公尺,深達12.35公尺),所幸這個盜掘坑開得稍微偏北,讓牛方鼎和鹿方鼎得以倖存,也可見早期盜墓者之貪狠!還好牛方鼎與鹿方鼎這一對寶逃過盜墓者的掠掘,現在,無論是在史語所的歷史文物陳列館,或是線上的「考古資料數位典藏資料庫」(http://ndweb.iis.sinica.edu.tw/archaeo3/System/pages/searchSP.jsp)都可讓我們一睹二寶的廬山真面目。

by南)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22日(下週六)900-1600,全院各所、各單位都卯足全力準備非常多的遊戲、參觀導覽、手作活動、科普演講以饗大眾,也有許多精美紀品等你來拿!

大菩薩也有辦活動喔,地點在歷史語言研究所文物陳列館B1大廳~

中研院全院活動資訊:http://www.sinica.edu.tw/openhouse/2011/

史語所相關活動(請見第一~三部份):http://www.sinica.edu.tw/openhouse/2011/pages/b1.html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月12日(週三)上午10點,在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研究大樓2樓會議室,負責這項發掘計畫的主持人臧振華先生將為大家談談近年的研究成果,讓大家對台灣最早的史前文化有更多認識~不需報名喔!歡迎大家踴躍參加~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投地區史前史研習營」於1023(週日)假南投縣仁愛鄉萬豐國小舉行

師資陣容有劉益昌先生、陳仲玉先生、陳光祖先生與簡史朗先生。課程外,行程亦包括參訪曲冰、大馬璘及水蛙堀等南投史前遺址,機會難得喔~

報名至1015日(六)截止,額滿為止,以南投縣民優先。

報名資訊請見史語所網頁:http://www.ihp.sinica.edu.tw/

連絡電話:(022782-9555 分機386 小姐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HPKEHPK02BBWA_1.jpg

圖一:西北岡第二次發掘,傅斯年所長、法國漢學家伯希和及梁思永(由左至右。SHPKEHPK02BBWA_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希望透過這篇文章向史語所第一任所長傅斯年先生致敬,也祝本所所有學者及天下老師們節日愉快!

民國16年(1927年)中央研究院成立,為的是發展近代科學研究。隔年,傅斯年先生年說服中研院院長蔡元培先生成立歷史語言研究所,希望為歷史學及語言學研究注入新的觀念及方法,使這兩門學科也能跟其他自然科學一樣,成為運用客觀手段及精確分析的科學。傅斯年先生主持史語所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籌備殷墟的考古工作;1928-1937年間史語所在殷墟前後共進行十五次發掘。

SYEY02BBWA_2 .jpg 

圖二:殷墟第二次發掘,大合照(SYEY02BBWA_2)

如傅先生所言:「古學知識,不僅在於文字,無文字之器物,亦是研究要件。」殷墟考古發掘證實商代的存在,這些新出土的材料,同時也為中國歷史研究揭開新的一頁;例如梁思永先生從複雜的地層堆積中,判斷出仰韶、龍山和商代文化的先後關係。

SYP15BBWA.jpg  圖三:殷墟第一次發掘(SYP15BBWA)

SYPC180BBWA_01.jpg  圖四:殷墟發掘情景(SYPC180BBWA_01)

殷墟的考古報告絕大部份是在史語所遷來台灣後才整理出版。當年主持及參與殷墟發掘的考古學家留下許多來不及整理出版的遺稿,都由後代學者接手整理或補遺,像是高去尋先生進行梁思永先生侯家莊西北岡輯補的補遺工作、杜正勝及李永迪先生整理高去尋先生的大司空村遺稿,讓世人有機會看到這些寶貴的研究成果。

 

更多殷墟史語:

1. 世紀考古大發現:http://proj1.sinica.edu.tw/~dmuseum/

2. 考古資料庫中「考古學文化」選擇「殷虛」:http://ndweb.iis.sinica.edu.tw/archaeo2_public/System/Site/Frame_Advance_Search.htm

(by古)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藍孝威/綜合報導】
  五十年前台灣空軍U─2偵察機在湖北黃州拍到的一張照片,現透 過中央研究院牽線,轉而協助大陸考古專家確認,宋朝大文豪蘇東坡 當年曾經居住和生活的地點。
  蘇軾貶謫湖北黃州期間,曾在文章中多次談到自己躬耕著作、讀經 修禪、遊山玩水、生活起居,與宋代黃州東城、東門之間的關係密切 ,著名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等詞賦,更奠定了黃州文化最重要的 根脈。但宋代黃州城究竟在什麼地方,由於史料文獻間相互矛盾,史 學界爭議不休。
  據《楚天都市報》報導,黃州東坡遺址考證也引起台灣學界高度關 注,在廿三日舉行的「黃州宋城考古論證會」上,黃州東坡文化研究 會的陳棟表示,在台灣中央研究院的幫助下,一幅五十年前由台灣空 軍U─2偵察機、在黃州上空拍攝的航拍照片首次傳回大陸,為黃州 宋城遺址考證提供了關鍵性證據。
  據中科院遙感應用研究所的專家研判,照片資料顯示,在一九六○ 年代,位於黃州明城舊址東南方,即今日青磚湖社區內,存在著兩段 寬十多公尺、長數公里的夯土台基,疑似為城牆遺址。
  藉由照片顯示的地面資訊,大陸專家對該地段進行了考古發掘並得 出結論,黃州宋城東城就在青磚湖社區內,周長約五公里,面積約一 ‧六平方公里。
  今年六月以來,大陸考古專家沿宋元黃州故城城垣遺跡徒步探勘, 確定夯土城牆範圍、土層結構及文化層堆積厚度與年代,採集遺物標 本,確認夯築城牆遺跡結構與文化堆積層狀況等考古調查、考古鑽探 和考古試掘等工作,並在築土夯窩層發掘出土了北宋青白釉餅形實足 瓷碗底部二件,及數枚晉代六朝陶瓷片。

 

中國時報    A12/兩岸新聞           2011/09/25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0年前,現在的南投縣仁愛鄉爆發了著名的霧社事件,以它為背景的電影《賽德克.巴萊:太陽旗》也剛剛上映。除了悲壯的歷史記憶,更早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留下了其他讓我們驚豔的東西。

與霧社同位於今南投仁愛鄉的曲冰遺址,二千多年前可是個繁榮的聚落呢!

 

圖一S0813CPEBCWA_05.jpg  

圖一:曲冰遺址發掘後全景

圖一中遍佈的板岩殘片,是史前曲冰人房屋的遺留,牆及屋頂已不復見,只剩下柱基及圍在牆邊加強牆基的石板。由於在考古學家進來調查之前,這裡已有部份區域開發成水田,因此只整理出48座房屋基址,原來聚落的規模應該更大吧。從房屋佈局可以看出,大家族位於聚落中心(圖二紅圈),小家族則圍繞在外(圖二藍圈)。

 

圖二 曲冰動畫-聚落分佈.jpg  

圖二:曲冰聚落佈局(「濁水溪上游的高山古墟」動畫畫面)

所有房屋中規模最大、內部結構最複雜的就是第十六號房屋,它由主屋(圖三)、邊屋及工作坊三間相連的屋子組成,圖四是陳仲玉先生繪製的想像復原圖。房子裡出土900多件的石器及許多製作石器的工具,此外在主屋及邊屋後方的工作坊中有五個工作檯,地面上則堆滿了板岩石材,因此考古學家認為這間房屋是一座石器作坊。

 

圖三 S0813CPFF16BCWA_04.jpg  

圖三:第十六號房屋主屋遺跡S0813CPFF16BCWA_04

 

圖四 S0813CPEBDWA.jpg  

圖四:第十六號房屋想像復原圖(遺址發掘者陳仲玉先生繪) S0813CPEBDWA 

遺 址所在地是一處高位河階,位置的優勢使曲冰人不必擔心水患問題,同時又便於到達下方的濁水溪取水補魚。聚落附近的緩坡河階至河邊的平坦處,可能是曲冰人的 農耕地;另外從大量出土的石矛與石鏃可知,鄰近的山林則是他們的獵場。想像一下當時的情景,這兒可真是個依山傍水的好地方啊!(by)

 

曲冰二三事:

1.動畫「濁水溪上游的高山古墟」:http://archeodata.sinica.edu.tw/h7/MOV/CP_TW.swf 

2.大菩薩帶你遊曲冰:http://archeodata.sinica.edu.tw/h7/taiwan/taiwan/chuping_zh.html

3.專書:陳仲玉,《曲冰》;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4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