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數典精選 (4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120904月曆  

 歡迎大家下載:http://digiarch.sinica.edu.tw/content/download/download_content.jsp?id=281                                                                                                                                                                 想進一步了解鹿方鼎的朋友,請見〈哥倆好,一對寶:牛方鼎與鹿方鼎〉:http://ihparcheodata.pixnet.net/blog/post/81541487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多款考古桌曆,歡迎下載~即便是過期的月份,看了也很賞心悅目!

 2012年08月1024_768桌布

1.中研院史語所配合2012「龍年」,挑選與龍相關的藏品圖像製成桌曆:http://dahcr.ihp.sinica.edu.tw/07.php?year=2012

 

 

八月份的主題是考古文物「寢小室盂」底部的盤龍紋。「寢小室盂」出土於河南省安陽縣侯家莊西北岡,屬於青銅時代,裝飾十分精巧,此盤龍紋便是在外側底部的細線淺浮雕。本器高42.2公分,口徑40.4公分,容積大,應為儲水之用。

快來資料庫看看更多「寢小室盂」的祕密吧!http://ndweb.iis.sinica.edu.tw/archaeo3/System/pages/Data_Artifact.jsp?artifact_no=34597

2.中研院數典資源網:今年下半年(6月以來)的桌曆都是以考古遺物為發想喔:http://digiarch.sinica.edu.tw/content/download/download_content.jsp?id=262 

2012_m8_1024h

本月的主角「鑲嵌綠松石銅內玉戈」出自河南安陽的小屯遺址,屬青銅時代的殷墟文化。它由玉製戈刃與青銅戈身兩部份組長,上面飾以綠松石,器長約33公分。
想知道為什麼叫器名裡的「內」是什麼意思嗎?快點入「形制」看看吧:
http://ndweb.iis.sinica.edu.tw/archaeo3/System/pages/Data_Artifact.jsp?artifact_no=51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提到殷墟的甲骨發掘工作,一定會提小屯遺址YH127坑的驚人發現;這個坑出土的甲骨數量佔中研院所藏甲骨總量的70%


SYFYH127BBWA_05出土時龜版密集的情況


民國25年(1936年)的612日下午,考古人員先發掘到一塊甲骨,往下挖才發現數量越挖越多,挖到天快黑時還沒挖完  ,考古隊只好暫時回填一層厚厚的土,並派員守夜。為了怕夜間有盜賊來偷,還在已出土的東西外以蒙文寫成封條,畢竟懂蒙文的人不多,即便遭竊,盜賊很難再複製同樣的封條粉飾太平。發掘工作又持續了一天,到了晚上骨板還沒有見底的樣子,便決定不再回填,由全體考古人員及幾位工人留守,此外還有十位士兵一起守夜。這個就是小屯遺址編號127的灰坑(YH127)。當時潘愨(音「雀」)寫信向史語所報告這件事,他的興奮之情在信中表露無遺:「新獲龜甲之完整,誠自有甲骨文發現以來未嘗有也!……生(潘愨)雖未能參加工作,然亦過度狂喜,竟亦兩夜未眠矣。」


急待解決的是保存問題。骨板本身有溼度,出土時經陽光照射會乾裂,進而影響其上文字的辨識。由於這批甲骨的數量太龐大了,基於安全及工作上的考量,考古人員決定在原坑外開挖一個更大的坑,形成一個土柱,再把它裝入特製的大箱運回當時位於南京的史語所,那時再開箱清理研究。


SYFYH127BBWA_06變成灰土柱,已裝上箱底並整理邊緣。


SYFYH127BBWA_09向坑上運箱情形


裝箱之後的搬運工作才是困難的開始,要先從小屯遺址搬到安陽火車站再運至南京。由於當時沒有卡車,又怕以牛車與滾木方式運送過於劇烈,會震壞甲骨,故前半段只能抑賴人工搬運。一方面箱子重不易搬運,二方面體積大難走一般的道路,使得工人每經過水溝或凹凸不平之地,都需先停下搭便橋、便道再通行。從木箱自坑中運至地面,花了6天的時間才到安陽火車站。後半段雖以火車運輸,但數噸重的大箱還一度把車軸壓壞了,讓大家虛驚一場。


SYFYH127BBWA_10抬運大箱已行至小屯村旁           SYFYH127BBWA_12運抵南京本院史語所前準備下車


雖然發掘時未遇盜匪,但搬運至安陽火車站的途中卻碰到了。過程中為了減輕箱子的重量,曾花了些時間開箱清理一部份。晚上有工人在工地看到有陌生人窺探,覺得有異,便告知考古人員。後來盜賊到工地開了幾槍,想趁大家躲避時搶走甲骨,但未料考古人員已通知軍人前來保護。軍人見盜賊開槍,便從隱身的高地回擊把他們趕走,幸好人、物均無損傷,盜賊也未再犯。


歷經千辛萬苦,總算把大木箱運至南京,但好景不長,還來不及進行甲骨的編號、黏合等工作,隔年(民國26年)即爆發中日戰爭,這箱甲骨開始與史語所踏上漫長的遷移路程。至民國29年才開始陸續進行編號、黏貼、綴合等工作,民國37年也就是史語所遷台之年,初步研究成果《殷虛文字甲編》及《殷虛文字乙編上輯》終於出版。這些都是在戰亂中進行的啊!


SYFYH127BBWA_17在南京室內發掘情形


SYFYH127BBWA_26在雲南昆明龍頭村編號情形


SYFYH127BBWA_29甲骨開箱後堆積在架上(昆明龍頭村)


進一步了解:



  1. YH127內容及相關影像:http://ndweb.iis.sinica.edu.tw/archaeo2_public/System/Feature/Detail_Feature.jsp?FEATURE_CODE=SYFYH127 
  2. 科普讀物:《當甲骨遇上考古──導覽YH127坑》(李宗焜,1996)。可在中研院.歷史文物陳列館買到。
  3. 商代文化:「世紀考古大發現──商王大墓網站」http://proj1.sinica.edu.tw/~dmuseum/
  4. 考古發掘遇賊記:http://www.facebook.com/notes/%E8%80%83%E5%8F%A4%E5%A4%A7%E8%8F%A9%E8%96%A9/%E6%95%B8%E5%85%B8%E7%B2%BE%E9%81%B8%E8%BB%8D%E4%BA%BA%E6%B9%8A%E4%B8%80%E8%85%B3%E6%B2%B3%E5%8D%97%E5%B0%8F%E5%B1%AF%E9%81%BA%E5%9D%80%E6%AD%B7%E5%8F%B2%E7%8F%BE%E5%A0%B4/213916925329750

by古)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還記得大菩薩曾經介紹一張考古學家也會搞KUSO的老照片嗎?照片中站得最神氣的石璋如先生,手裡拿著一把大彎刀,搞得最右邊的王湘先生忍不住抓了隻小貓咪當成彎刀,也擺出同樣的英勇姿態現在就來說說這大彎刀的身世來歷。

SHPKEHPK03BBWA_01圖一:http://ndweb.iis.sinica.edu.tw/archaeo2_public/System/Media/Detail.jsp?FILE_NAME=SHPKEHPK03BBWA_01

R006836_2BCWZ_1圖二:   http://ndweb.iis.sinica.edu.tw/archaeo2_public/System/Artifact/Detail_Basic.jsp?SearchType=&registerd_no=ZR006836_2

        石璋如先生手上的那把彎刀,考古學家稱為卷首大刀,出土於西北岡遺址1335號祭祀坑中。這個商朝的祭祀坑一共出土了10件這樣的卷首大刀,以5件為一組分別放在坑中的東北角以及西南角。這個祭祀坑除了這十把大刀之外,還有8具陪葬的無頭人骨,俯身且四肢平伸,可能是陪葬時,砍了頭後才擺放進坑裡頭的。

     卷首大刀,顧名思義,是因為這大刀的最上端彎捲而得名。這彎彎的看起來像鐮刀的大刀,刃部的設計卻是和鐮刀相反,是在外側,刀刃的另一邊有兩個長方形的洞,可能是綁柄用的。

殷墟這類大刀出土的數量不多,多出土於中大型的墓葬,功能可能和鉞類似,都是具有軍事背景墓主的儀杖用器。

所以囉,石璋如先生拿卷首大刀的方式,恐怕需要修正一下

進一步了解:〈商王大墓重現〉http://proj1.sinica.edu.tw/~dmuseum/  

(by南)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漢代以來至隋唐,河西走廊就是中原王朝與西域諸國往來的必經之道,敦煌就位在走廊的西端。這裡一直是各方勢力拉鋸之處,中原王朝衰弱則西域諸國環伺乘虛而入,唐代安史之亂正給了西南邊的吐蕃一個大好機會。安史之亂迫使中央調派河西、隴右地區戍兵回防平叛,卻形成西境防衛上的漏洞,加上戰亂後一落千丈的國力,讓唐政府無力顧及西陲,使得吐蕃得以進佔河隴之地。六、七十年後,敦煌的張議潮起義推翻吐蕃政權,並奉唐朝為正統。這對無力收復敦煌的唐朝是多大的安慰與喜悅,遂於此設立歸義軍並任命張氏為歸義軍節度使。


  唐亡後進入五代時期,張氏政權也為曹議金家族取代。曹議金記取張氏末代統治者自立為王,導致以效忠中原王朝為口號的甘州回鶻藉此連番進攻終致滅亡的教訓。曹氏建立政權後依舊以歸義軍節度使自居,同時致力改善與周邊異族王國的關係以鞏固政權,通婚就是其中一種方式。曹議金不但自己娶了回鶻可汗女兒為妻(圖一藍圈),還將女兒分別嫁入回鶻及嫁予于闐國國王為后(圖二藍圈),這種聯姻關係到其孫子曹延祿執政時都還持續(圖三紅圈)。


曹議金回鶻妻 曹議金女兒女婿


圖一、二(圖片來源:「前進莫高窟」http://archeodata.sinica.edu.tw/h7/mogao/pages/main_2-1_zh.html


IHP_NW_0115BBWA  圖三:著于闐服裝的天公主嫁給曹議金的孫子曹延祿為妻。C75T61)窟


 


敦煌不只作為東西商業路線的一個重要轉點,在文化交流上也扮演了重要地位。從8世紀末吐蕃統治敦煌以來,至曹氏政權於11世紀初為西夏所滅的200餘年間,雖然政權數經更迭,但統治者均崇信佛教,使得敦煌佛教發展在此期間不衰反盛。除了歸義軍政府安排、協助許多出家人赴西方的印度取經,敦煌當地的寺院也接待不少東來的梵僧前往中原。從遺留下的敦煌文書可知,信徒奉獻給寺院的物品中有不少「舶來品」,包含于闐的花氈,來自吐蕃、粟特及大食的織品,拜占庭跟波斯的金銀器及西域諸國的寶食、香料等等;除了實用性的物品外,金銀器及寶石也用作佛像供養具或塑像的材料。此時的敦煌可真是個國際大都市啊!


 


曹氏執政時期,曾請人抄寫佛經送到西州回鶻協助其復興佛法,另外除了重修莫高窟的前代洞窟,還開鑿許多規模巨大的石窟,有些面積達180平方公尺、高度近10公尺高。這些工程需要一批石匠、塑匠及畫師從事開窟、造像、繪畫等專門的工作,因此曹家設立畫院負責洞窟的營造,另外在生活上亦對他們有所優待。


 


西夏接替曹氏政權,領土包含了今日敦煌一帶。宋朝與西夏對戰使得陸上絲路不通,大大影響敦煌的發展,繁景已不負當年。爾後南宋建都杭州,中原的經濟及文化重心南移,加上海上貿易興起,終於取代陸上絲路的功用,敦煌至此已失去東西交往的重要性而衰落下來。元代滅宋之後,雖然重新打開陸上貿易路線,但敦煌再也沒有恢復先前的盛況。隨著經濟衰退,敦煌的文化及宗教發展也未再提升。元代的敦煌莫高窟少有新洞開鑿,多為改造或修繕既有的洞窟,因此莫高窟的營建基本上算結束了。這個曾繁榮一時、另中原王朝念念不忘的敦煌,要在數百年後隨著藏經洞的發現才再度引起世人關注,其歷史價值確立了它在當代的重要性。


 


 


 


1.進一步了解資料庫影像:http://ndweb.iis.sinica.edu.tw/archaeo2_public/System/Media/List.jsp?FILE_NAME=IHP_NW_0115


 


2.科普網站〈前進莫高窟〉:http://archeodata.sinica.edu.tw/h7/mogao/pages/main_1_zh.html


 


3.書籍:鄭炳林、李軍著,《絲路明珠──敦煌》。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7ISBN978-7-5423-1506-9


(by)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年來大家越來越注重人體工學,除了床鋪、桌椅等家具要符合,鞋子、剪刀也很講究,甚至還出現針對左撇子設計各式工具,就是要讓使用者用得更舒適方便。不過這可不是現代才有的觀念,早在數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史前人就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並身體力行了。

石器在史前人的生活裡佔有很重要的角色,舉凡農耕、狩獵及漁撈都離不開它,例如砍樹的石斧、墾地的石鋤、狩獵的石鏃(箭頭)及石矛、敲砸用的石錘、切割用的石片器及石刀、處理皮革或其他物品的刮削器、磨製器具的砥石、捕魚的網墜等等。史前人每天都要花很長的時間使用這些石器進行各種生業活動,因此製作出符合自己需求的工具就很重要,適當形狀、大小與厚度的石器用起來才會順手省力。

仔細觀察一下圖一的石片  器,看看它哪裡符合人體工學?石片器的使用方式是以手持握住一端(上方紅圈處),再利用另一端的刃部切割物品。石片器一端製做得較為厚實,方便手掌持握。同時由於手掌抓取東西時會形成一弧度,如果持握處也具弧度,能讓手掌與器具更為密合,拿得更牢也更省力。這就是為什麼這件石片器的形狀如此不工整,它可是基於實用而不是美觀的目的呢!

S0701FTLT0010394BCWB圖一:打製石片器

再看圖二這件刮削器,持拿方式與石片器一樣,所以上方較厚處是手握的地方。特別的是,A面及B面紅圈處刻意打製出一凹弧,B面凹弧又較A面為大。左手握住後會發現,A面的小凹弧剛好與姆指相符、B面大片的凹處則適合另外四隻手指的彎度,換成右手則沒那麼舒適好拿了。由此推測,這件刮削器的主人應該是個左撇子。

S0608SKTT0024093BCWA1圖二a:刮削器A

S0608SKTT0024093BCWB圖二b:刮削器B

想想現代,一個量身訂製的產品往往所費不眥,有時候美觀甚至凌駕了實用性。或許史前人只是從「如何讓工具好用」這個最基本的需求出發,自然就量身製做出符合人體工學的器具了。真是不錯~

 

資料庫怎麼說:

1.打製石片器:

http://ndweb.iis.sinica.edu.tw/archaeo3/System/pages/Data_Artifact.jsp?artifact_no=166125

2.刮削器:http://ndweb.iis.sinica.edu.tw/archaeo3/System/pages/Data_Artifact.jsp?artifact_no=165931

by古)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牛罵頭,這個古怪有趣的地名,是台中縣清水鎮的舊稱,源於平埔族語。而牛罵頭遺址就位於清水鎮東側山麓,現在是台中港特定區市鎮公園的所在地。

S0604NMTT0095040BCWA.jpg大坌坑式陶罐口緣T0095040

  牛罵頭遺址是牛罵頭文化的命名遺址。而牛罵頭文化是距今約4500-3500年前,台灣中部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期的文化,由大坌坑文化晚期發展演變而來,如圖中的這件出土於牛罵頭遺址的紅色夾砂陶罐口緣,就可看到許多大坌坑陶器的特徵:長頸直口,唇面外翻,且飾以回字形刻劃紋,頸部施予平行直線劃紋,以3道為一組,平行劃紋之間填以2道為一組的斜劃紋,無論從口式或紋飾來看,皆為大坌坑式陶罐。

  當時的人群將生活領域擴張到內陸平原和低海拔丘陵邊緣,種植稻米等穀類作物,生業型態以農業為主兼行漁獵、採集,聚落增大且居住時間久。陶器以紅褐色陶器為主,陶質佳,製作技術亦優,比起新石器時代晚期許多地方出土的陶器,可是毫不遜色,甚至更好!真忍不住覺得,牛罵頭文化的史前人在製陶的工作態度上可認真多了~

進一步了解:

考古資料庫:

http://ndweb.iis.sinica.edu.tw/archaeo3/System/pages/Data_Artifact.jsp?artifact_no=165475 

考古大菩薩遊台灣──大坌坑:

http://archeodata.sinica.edu.tw/h7/taiwan/taiwan/tapenkeng_zh.html 

考古大菩薩遊台灣──牛罵頭:

http://archeodata.sinica.edu.tw/h7/taiwan/taiwan/niumatou_zh.html   

by南)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30年度初期,史語所在中國大陸河南濬縣辛村的淇水河岸邊發掘一片西周時期的墓地,那是當時衛國的所在地。其中一座編號60號的中型墓葬完整未經擾亂,出土6件禮器以及多件車馬、甲、兵器,件件按照規矩擺放。其中  最貴重的器物是「一對」尊與卣的組合。

R020012bcwa.jpg邊卣       R020015bcwa.jpg陸尊

尊與卣都是盛裝酒的容器。在西周早期至中期前段(約西元前十一世紀中葉至十世紀中葉)的墓葬中,尊與卣的組合,尤其是一個尊配上一個卣,是最常見的酒器組合,而且通常尊與卣都鑄上相同的銘文並有相同的紋飾。

        辛村60號墓出土的這「一對」尊與卣,說要稱為「一對」實在有點牽強,因為根據上頭的銘文,這兩件原來分屬於不同的主人,尊是「陸」的,而卣卻是「邊」這個人的,只不過他們的花紋相當接近,可見是有意硬湊在一起,成為一對的。有意思的是,此墓的其他禮器也來源也各自不同,拼拼湊湊,到底怎麼回事?

R020012bczi_1.jpg邊卣腹底銘文(白圈處為「邊」字)

R020015bczi.jpg陸尊腹底銘文(白圈處為「陸」字)

原來,這個墓的墓主雖然只是一位中等貴族,不過,從他隨葬了不少兵器和車馬器來看,他可是一個軍事背景的貴族,而這些來源複雜的禮器恐怕是他四處征戰掠奪而來的戰利品呢!

上線看一下這「一對」戰火孤兒吧!

陸尊:http://ndweb.iis.sinica.edu.tw/archaeo2_public/System/Artifact/Detail_Basic.jsp?registerd_no=R020015

邊卣:http://ndweb.iis.sinica.edu.tw/archaeo2_public/System/Artifact/Detail_Basic.jsp?registerd_no=R020012

by南)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陣子聽了敦煌研究院王惠民先生的演講,內容是關於莫高窟的〈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變〉。我第一次知道這個經變是三個月前,當時請王先生協助辨識史語所藏的莫高窟影像,他指出其中兩張的內容是該經變。因為對這個主題很陌生,想說應該會淪落到鴨子聽雷的地步,沒想到王先生講得深入淺出,讓我有許多意外的收獲。

早年學者認為莫高窟只有2窟繪有〈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變〉,後來一位研究〈法華經變〉的日本學者發現,另有6窟描繪的應該是該經變而非〈法華經變〉。可以想見這在學術界引起多大的震憾!為什麼先前會被當成〈法華經變〉呢?這要從故事裡的一棟建築說起了。

唐朝時有位叫佛陀波利的出家人,專程從今日的北印度來到中國的五台山拜謁文殊菩薩。佛陀波利正在誠心頂禮時,文殊菩薩化身為位老人從山中走出,問他此次前來,是否有攜帶能滅除眾生罪惡的《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佛陀波利回說,這次前來只為拜謁文殊菩薩,故未帶此經。老人建議他不如回印度取了經,再帶來中原傳播,既能利眾生又算報答諸佛。佛陀波利聽聞,便動身回印度取經。過了數年,佛陀波利帶著《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再度踏上中原,進宮(圖一紅圈)面聖後,得到唐高宗李治的准許,將經文翻譯成漢文並於中土流傳。

IHP_NW_0427BBWA.jpg圖一:T217窟〈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變〉

〈法華經變〉中有個故事叫「化城喻品」,講的是有個嚮導帶領眾人去尋寶,由於路途遙遠,眾人疲憊不堪難以繼續前進,於是嚮導用法力變出一座城讓眾人休息一番再出發。以此喻佛道長遠,需有大無畏的勇氣與精神,才能獲得最終的「珍寶」。

  雖說經變畫是讀得出故事的,但畢竟不像現代漫畫那麼清楚易懂。如果對佛經內容不熟悉,經變畫跟天書其實也差不多,更甭說去辨識它。前述故事裡都有一行人走向一座巍峨建築的情節,更何況宮殿跟城並不易區分,也難怪多年來會被當成名氣較大的〈法華經變〉了。不過大家可以注意,〈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變〉中的主角是比丘,跟「化城喻品」中的尋寶人不同。圖二跟圖三則是〈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變〉的其他細節。

MOGAO0045BBWA.jpg圖二:〈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變〉特徵之一:經幢(T31窟)

MOGAO0046BBWA.jpg圖三:〈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變〉特徵之二:繞塔(T31窟)

by古)

1.進資料庫裡看影像:http://ndweb.iis.sinica.edu.tw/archaeo2_public/System/Media/List.jsp?KEYWORDS=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變

2.科普網站〈前進莫高窟〉:http://archeodata.sinica.edu.tw/h7/mogao/pages/main_1_zh.html

3.〈法華經變〉化城喻品動畫(第二支):http://zensoul.org/index/ReadNews.asp?NewsID=5441

4.敦煌研究院:http://www.dha.ac.cn/index.htm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0104塗鴉牆.jpg 

20120104塗鴉牆_2.jpg

今年中研院數位點藏資源網的月曆桌布超有氣質的!歷年的精美桌布雖已過期,但也適合下載收藏喔!還有螢幕保護程式,內容集結各所不同領域的藏品,還有我們西北岡1001號大墓出土的石虎首人身跪姿立雕呢!http://digiarch.sinica.edu.tw/download.html

20120104塗鴉牆_3.jpg

另外今年史語所以「龍」為主題,從各式藏品的挑選出龍的圖  像製成月曆桌布,歡   迎大家下載http://dahcr.ihp.sinica.edu.tw/07.php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整理一批批穿著長袍馬掛,埋首苦發掘與記錄的前輩考古學家影像,赫然出現這張,差點沒把剛入口的開水噴出來,考古學家也會搞KUSO

SHPKEHPK03BBWA_01.jpg

這張爆笑照是幾位前輩考古學家:尹煥章、夏鼐、石璋如、李光宇、王湘(由左至右),於民國24年的某個不下田野的星期天,頭帶著1004號商王大墓陪葬用的武士青銅頭盔,手拿著捲尾大刀,擺出的英姿。  

什麼?商朝的古文物往頭上戴?別懷疑,尹煥章先生手上拿的是全罩式青銅頭盔,登錄號R015337;夏鼐先生頭頂的也是全罩式,登錄號R015338;至於個兒嬌小卻最神氣的石璋如先生,戴的是半罩式,登錄號R018076,手持西北岡1335號無頭祭祀坑出土的捲尾大刀(這種大刀另外還有故事,等大菩薩較有空時再從頭細說),而李光宇先生頭上戴的和尹煥章先生手上拿的是同一類頭盔;最厲害的大概算王湘先生了,頭上帶的和石璋如先生一樣是半罩式頭盔,不過手上抓的是一隻小貓咪,當作是大刀,倒也抬頭挺胸英姿煥發,但臉上的頑皮笑容卻漏了餡…

在動盪而物資缺乏的時代,卻仍努力不懈,從地層中找尋失落的歷史篇章,這算是前輩考古學家苦中作樂的可愛身影了。

進一步了解這張影像:http://ndweb.iis.sinica.edu.tw/archaeo2_public/System/Media/List.jsp?FILE_NAME=SHPKEHPK03BBWA_01

進資料庫瀏覽更多考古學家:http://ndweb.iis.sinica.edu.tw/archaeo2_public/System/Browse/Browse_Search.htm

或輸入關鍵字查詢:http://ndweb.iis.sinica.edu.tw/archaeo2_public/System/Media/Frame_Advance_Search.htm

by南)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OGAO0186BBWA.jpg險成命案現場的九層樓,即第96窟。(http://ndweb.iis.sinica.edu.tw/archaeo2_public/System/Media/List.jsp?FILE_NAME=MOGAO0186BBWA

石璋如與勞榦先生歷經波折到了莫高窟後,並未從此諸事順遂。兩位先生喜歡在晚飯後到莫高窟附近散一、二個小時的步。有一晚月色清明、萬籟無聲,石先生和藝術考察團的  先生到九層樓(即第96窟)上玩,鄒先生對著樓下大喊「雷震!」希望同行的團員雷震先生聽到聲音後也能上樓一遊。不料沒喚到雷先生,倒把莫高窟的十個駐兵驚動了,他們帶著上膛的槍衝上來問:「你們是幹什麼,不是好人,快說!不然我要開槍!」另一個說:「開槍吧!喊叫的沒有好人,好人半夜不會喊叫。」嚇得石、鄒二人趕緊聲明來歷,駐兵不信還跑去考察隊住的中寺問,經勞榦及雷震先生的證實才完事。經此一事後,石先生夜遊賞月的興緻就沒那麼高了。IHP_NW_0136BBWA.jpg畫面左而右為:石璋如、勞榦、鄒道龍、雷震先生。攝於莫高窟第257窟。(http://ndweb.iis.sinica.edu.tw/archaeo2_public/System/Media/List.jsp?FILE_NAME=IHP_NW_0136BBWA

1996年(民國85年)石璋如先生把在莫高窟所攝的照片、所繪的窟形圖及所記的洞窟記錄整理成三冊《莫高窟形》出版。在這部圖錄出版前,最完整的莫高窟圖錄應屬1908年伯希和所攝,但當時的攝影器材畢竟無法跟石、勞先生的相比,爾後到中國敦煌文物研究所(今敦煌研究院)出版完備的彩色圖錄已是20世紀下半葉的事了。石先生當年測繪的窟形圖暨尺寸資料十分完備,即便今日觀之,尚無人能出其右。最後以書末的幾句話作結:「每洞的高低大小,都是我親手測出來的,千佛洞(即莫高窟)的一經變、一故事、一塑像、一藻井的每幅照片,都是我們親手照攝,親手沖洗的。雖然藝術的技術不高,可是已盡現階段科學的能事了。」

更上一層樓:

1.《伯希和敦煌圖錄》(Les Grotte de Touen-houang線上瀏覽:http://dsr.nii.ac.jp/reference/pelliot/index.html.zh

2.科普網站「前進莫高窟」:http://archeodata.sinica.edu.tw/h7/mogao/pages/main_1_zh.html

3.考古資料庫裡的莫高窟影像,在「關鍵詞」欄位輸入「莫高窟」或其他欲查詢內容:

http://ndweb.iis.sinica.edu.tw/archaeo2_public/System/Media/Frame_Advance_Search.htm

(by古)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utMOGAO0201BBWA.jpg  較高者為勞榦、戴帽者為石璋如先生,攝於居住的中寺(皇慶寺)前。(進資料庫看:http://ndweb.iis.sinica.edu.tw/archaeo2_public/System/Media/List.jsp?FILE_NAME=MOGAO0201BBWA

大家對「八年抗戰」這個詞應該不陌生吧?以前讀中學的歷史課本,總覺得那八年中國除了跟日本打得昏天黑地外,就沒其他作為。殊不知戰火橫掃中國的同時,尚未遷來台灣的歷史語言研究所同仁們,亦持續不斷地進行調查研究工作。

1940年前後,政府跟民間都彌漫一股西北熱,於是含史語所在內的幾個單位於1942年(民國31年)合組「西北史地考察團」,石璋如與勞榦先生即成員之一。兩位先生從當時史語所所在的四川李莊出發,一路上幾經波折,花了兩個半月才抵達甘肅敦煌的莫高窟;而他們在窟裡調查的時間不過才三個月。路途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

從酒泉往安西的路上,行到嘉峪關時車子壞了,司機建議大家在嘉裕關遊覽一下,等車子修好再出發。關的甕城(為了加強關隘的防守,而在城門外修建的護門城牆)上有許多題詩,像「一出嘉峪關,兩眼淚不乾」、「往前看是戈壁灘,往後想是淚汪汪」等等,兩位先生看得興味盎然,走得慢,還到附近很靈驗的關帝廟求籤。當時石先生求到的籤文中有一句是說「事情不能放著不管」,結果一看四周才發現同車的人都不見了,趕緊和勞先生跑回去,沒想到車子就在眼眼開走,真是望塵莫及!由於行李跟調查用的儀器全在車上,兩人只好打電話去西安交涉,說行李掉了沒關係,但儀器請千萬要保管好。幸好最後只是有驚無險。

西安沒有汽車,兩位先生只能坐牛車去敦煌。由於白天坐牛車太熱,所以都在傍晚以後上路,整整花了三天三夜才到。沒想到第三天迷路了,在路上碰到一支來問路的馬隊,雙方說起才知原來馬隊是政府派來接西北史地考察團的,兩位先生趕緊表明身份。剛巧雙方都走錯路才碰上,不然就錯過了;後來還是靠詢問鄉下百姓才順利抵達。

預知後續發展,請待12月初分曉。

1.科普網站「前進莫高窟」:http://archeodata.sinica.edu.tw/h7/mogao/pages/main_1_zh.html

2.資料庫影像全記錄:

 

莫高窟──http://ndweb.iis.sinica.edu.tw/archaeo2_public/System/Media/List.jsp?KEYWORDS=莫高窟

西北調查──http://ndweb.iis.sinica.edu.tw/archaeo2_public/System/Media/List.jsp?KEYWORDS=西北調查

 

(by古)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HPKFHPKM1022BBWA_3.jpg圖一:西北岡墓1022,出土祭器10件、人骨及狗骨各1

西北岡1022號墓是座有趣的墓,裡面的陪葬品全是青銅酒器。別嚇一跳,這可不是個酒鬼的墓,而是個祭祀坑,墓裡的人及  狗被殺來殉葬,酒器也不屬於死者,而是祭器。

        石璋如先生依墓中十件酒器的埋葬位置將之分成四組,並觀察器皿的特性推斷這四組祭器應如《禮記》記載,是商代人配合四季的祭祀所使用。這個季節舉行的祭祀稱作「嘗」。三節提梁卣(圖二)是用於秋嘗的酒器之一,它的設計極具巧思,上半部可以拿下來當作觚(也就是酒杯)使用,很像現代杯子兼壺蓋的水壺。提梁跟器身結合的地方則各有一隻可愛的小兔子(圖三)。

R001071bcwa.jpg圖二:三節提梁卣     s9-3-2R001071bcwr.jpg圖三:小兔

當年學者要把觚跟卣分開時還有個小插曲。這個卣出土時,考古學家就發現上半部是個觚,但由於鏽蝕嚴重,觚跟卣結合得很緊,加上大家從沒見過這種形狀的卣,都不知要怎麼把觚拿下來。後來潘愨(音「雀」)先生花了四小時觀察和實驗,最後把一根沾了酒精的細鐵絲纏繞在觚跟卣的交接處,然後用火柴點燃,「碰」的一聲,卣跟觚就這麼分開了!

R001071BCWK_2.jpg圖四:卣+

中研院史語所的歷史文物陳列館可以看到真品喔!

進一步了解:

1. 三節提梁卣 :http://ndweb.iis.sinica.edu.tw/archaeo2_public/System/Artifact/Detail_Basic.jsp?SearchType=&registerd_no=R001071   

2. 西北岡1022號墓:http://ndweb.iis.sinica.edu.tw/archaeo2_public/System/Feature/Detail_Feature.jsp?FEATURE_CODE=SHPKFHPKM1022

世紀考古大發現--商王大墓重現:http://proj1.sinica.edu.tw/~dmuseum/ 

by古)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0813CPT9200119BCWA.jpgS0813CPT9200119BCWT.jpg

曲冰的陶觚(T9200119  

 這件陶器出土於曲冰遺址,口部殘失,剩下一部分腹部到圈足。

20111026數典精選_陶觚示意.jpg  20111026數典精選_紋飾.jpg  波浪形的圈印紋

灰黑色夾砂陶,斜腹,束腰,高圈足,器表裝飾著一圈一圈的刻劃弦紋,弦紋與弦紋之間填入波浪形的圈印紋。從陶質及器表的紋飾來看,無疑的,這是一件營埔文化的陶器,可是為什麼會出現在高山上的曲冰遺址?又為什麼叫做觚?

曲冰遺址出土的陶器大多為紅褐色夾砂陶,且少有紋飾,這件陶器可能是外來品,是古代曲冰人和台灣西部人群互動、接觸的結果。

觚是古代中國的酒器,由這件陶器殘剩的部分,看起來就像是觚的形狀,因此就以「陶觚」來稱呼了。看看這件觚的底部,再看看腹部和圈足不平行的弦紋,可以推知這件陶觚不是一體成形的,是先把器腹和圈足分別做好以後才接合上去的。

R001033BCWA_加品名.jpgR001033 西北岡1400號墓出土

                                                                                                                                                            (by南)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牛方鼎.jpg方鼎                    鹿方鼎.jpg鹿方鼎

牛方鼎與鹿方鼎一同出土於商王1004號大墓的南墓道北端與墓室交界處,兩者並置。一般商代青銅鼎大多是圓鼓鼓的,下面帶有三足,牛方鼎與鹿方鼎卻都是少見的四方形帶有四足的大型鼎,極為少見,兩者形制相當,但牛方鼎略大於鹿方鼎,也比較重,牛方鼎有110公斤,鹿方鼎也有60公斤重,當時史語所的文物陳列館在佈展時,可是出動不少壯漢,連文質彬彬的學者們都挽起袖子幫忙呢!此外,牛方鼎以牛首作為紋飾母題,器內底部有一牛形銘文;鹿方鼎則以鹿首為主,器內底部有一鹿形銘文。

R001750BRWI_D.jpg銘文「牛」         R001751BRWI_D1.jpg  銘文「鹿」

商王1004號大墓被盜掘的極其厲害,在西北岡各大墓中僅次於1550號大墓,盜掘坑又大又深(直徑約21-18公尺,深達12.35公尺),所幸這個盜掘坑開得稍微偏北,讓牛方鼎和鹿方鼎得以倖存,也可見早期盜墓者之貪狠!還好牛方鼎與鹿方鼎這一對寶逃過盜墓者的掠掘,現在,無論是在史語所的歷史文物陳列館,或是線上的「考古資料數位典藏資料庫」(http://ndweb.iis.sinica.edu.tw/archaeo3/System/pages/searchSP.jsp)都可讓我們一睹二寶的廬山真面目。

by南)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HPKEHPK02BBWA_1.jpg

圖一:西北岡第二次發掘,傅斯年所長、法國漢學家伯希和及梁思永(由左至右。SHPKEHPK02BBWA_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希望透過這篇文章向史語所第一任所長傅斯年先生致敬,也祝本所所有學者及天下老師們節日愉快!

民國16年(1927年)中央研究院成立,為的是發展近代科學研究。隔年,傅斯年先生年說服中研院院長蔡元培先生成立歷史語言研究所,希望為歷史學及語言學研究注入新的觀念及方法,使這兩門學科也能跟其他自然科學一樣,成為運用客觀手段及精確分析的科學。傅斯年先生主持史語所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籌備殷墟的考古工作;1928-1937年間史語所在殷墟前後共進行十五次發掘。

SYEY02BBWA_2 .jpg 

圖二:殷墟第二次發掘,大合照(SYEY02BBWA_2)

如傅先生所言:「古學知識,不僅在於文字,無文字之器物,亦是研究要件。」殷墟考古發掘證實商代的存在,這些新出土的材料,同時也為中國歷史研究揭開新的一頁;例如梁思永先生從複雜的地層堆積中,判斷出仰韶、龍山和商代文化的先後關係。

SYP15BBWA.jpg  圖三:殷墟第一次發掘(SYP15BBWA)

SYPC180BBWA_01.jpg  圖四:殷墟發掘情景(SYPC180BBWA_01)

殷墟的考古報告絕大部份是在史語所遷來台灣後才整理出版。當年主持及參與殷墟發掘的考古學家留下許多來不及整理出版的遺稿,都由後代學者接手整理或補遺,像是高去尋先生進行梁思永先生侯家莊西北岡輯補的補遺工作、杜正勝及李永迪先生整理高去尋先生的大司空村遺稿,讓世人有機會看到這些寶貴的研究成果。

 

更多殷墟史語:

1. 世紀考古大發現:http://proj1.sinica.edu.tw/~dmuseum/

2. 考古資料庫中「考古學文化」選擇「殷虛」:http://ndweb.iis.sinica.edu.tw/archaeo2_public/System/Site/Frame_Advance_Search.htm

(by古)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0年前,現在的南投縣仁愛鄉爆發了著名的霧社事件,以它為背景的電影《賽德克.巴萊:太陽旗》也剛剛上映。除了悲壯的歷史記憶,更早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留下了其他讓我們驚豔的東西。

與霧社同位於今南投仁愛鄉的曲冰遺址,二千多年前可是個繁榮的聚落呢!

 

圖一S0813CPEBCWA_05.jpg  

圖一:曲冰遺址發掘後全景

圖一中遍佈的板岩殘片,是史前曲冰人房屋的遺留,牆及屋頂已不復見,只剩下柱基及圍在牆邊加強牆基的石板。由於在考古學家進來調查之前,這裡已有部份區域開發成水田,因此只整理出48座房屋基址,原來聚落的規模應該更大吧。從房屋佈局可以看出,大家族位於聚落中心(圖二紅圈),小家族則圍繞在外(圖二藍圈)。

 

圖二 曲冰動畫-聚落分佈.jpg  

圖二:曲冰聚落佈局(「濁水溪上游的高山古墟」動畫畫面)

所有房屋中規模最大、內部結構最複雜的就是第十六號房屋,它由主屋(圖三)、邊屋及工作坊三間相連的屋子組成,圖四是陳仲玉先生繪製的想像復原圖。房子裡出土900多件的石器及許多製作石器的工具,此外在主屋及邊屋後方的工作坊中有五個工作檯,地面上則堆滿了板岩石材,因此考古學家認為這間房屋是一座石器作坊。

 

圖三 S0813CPFF16BCWA_04.jpg  

圖三:第十六號房屋主屋遺跡S0813CPFF16BCWA_04

 

圖四 S0813CPEBDWA.jpg  

圖四:第十六號房屋想像復原圖(遺址發掘者陳仲玉先生繪) S0813CPEBDWA 

遺 址所在地是一處高位河階,位置的優勢使曲冰人不必擔心水患問題,同時又便於到達下方的濁水溪取水補魚。聚落附近的緩坡河階至河邊的平坦處,可能是曲冰人的 農耕地;另外從大量出土的石矛與石鏃可知,鄰近的山林則是他們的獵場。想像一下當時的情景,這兒可真是個依山傍水的好地方啊!(by)

 

曲冰二三事:

1.動畫「濁水溪上游的高山古墟」:http://archeodata.sinica.edu.tw/h7/MOV/CP_TW.swf 

2.大菩薩帶你遊曲冰:http://archeodata.sinica.edu.tw/h7/taiwan/taiwan/chuping_zh.html

3.專書:陳仲玉,《曲冰》;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4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YEY01BBWA_4.jpg   

軍人與工作人員共進午餐    

 

進資料庫蒐尋小屯遺址的相關資料,赫然發現軍人的影像,為什麼典藏考古檔案的資料庫會有軍人的身影呢?剛好明天是一年一度的軍人節,就用照片及背後的故事聊表祝賀吧。

民國17年(1928年),尚未遷來台灣的史語所在中國河南省安陽的小屯遺址進行商代都城的考古發掘工作。當時中國的政治及社會不太安定,因此蔣介石時代的國民政府派軍隊保護考古發掘團與小屯遺址的安全,以確保考古工作能順利進行。這張發掘人員與軍隊共進午餐的照片,正好見證當時特殊的歷史背景。

軍隊跟考古發掘團的交集不僅如此而已。民國23年(1934年)梁思永及石璋如等先生在河南西北岡遺址進行發掘時,發生一件讓駐軍大展威力的意外事件。1115日晚上發掘團收工回工作站後,當地的李村長遇到縣政府官員李冠帶著一批自稱是「中央夜晚發掘團」的人員要求在遺址進行發掘,並要村長安排他們投宿廟宇。村長對這件事感到奇怪,便來詢問考古隊是否另有一「中央夜晚發掘團」在進行發掘?考古隊一聽直覺是盜掘團,便請駐隊軍警前往了解。軍人與盜掘團在遺址旁互開了幾槍,後來雙方停火,盜掘團繳械投降了事。隔天縣政府秘書出面,否認李冠是政府的正式人員,同時以李村長搞錯李冠的身份為由,把他關起來。後來李村長雖然被放出來,但整個事件就不了了之。

 

了解更多

1.關於這張照片:http://ndweb.iis.sinica.edu.tw/archaeo2_public/System/Media/List.jsp?FILE_NAME=SYEY01BBWA_4

2.小屯遺址:

3.「世紀考古大發現──商王大墓重現」:http://proj1.sinica.edu.tw/~dmuseum/

by古)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明天就是二十四節氣裡的大暑,也就是夏季最熱的一天──理論上。來看看一個濱海遺址消消暑吧!在海灘上遊耍時,很難不被各式各樣美麗的貝殼吸引。自古以來,貝類作為食品、錢幣、飾品或陪葬品流傳在各個文化裡,時代與文化賦予它不同的意義;它在你我手中是擺飾及美食、在店家眼中則為商品,對考古學家而言,它可是乘載史前人生活資訊的寶貝。

鎖港遺址地圖 大.gif鎖港遺址位置  

考古學家在澎湖本島南端的鎖港遺址發掘出8個貝塚──也就是垃圾坑──其中除了80%為貝類外,一起出土的尚有魚類(像瀨魚跟鯰魚)、海龜、海中哺乳類(例如儒艮)、蟹類、鳥類、陸生動物(鹿)等動物骨骼。數量最多的是腹足綱下的蠑螺科、鐘螺科、蜑螺科及蟹守螺科(下圖),其中又以佔總貝類量52.9%的蠑螺科為最大宗。這些貝類主要棲息在淺水海域及潮間帶,另有部份在活動於距海岸線不遠的地方;此現象說明史前鎖港人已經高度開發海岸區域,而且貝類在他們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地位。

S1601SoKT0091061BCWA.jpg黑項鍊蟹守螺 T0091061    S1601SoKT0091073BCWA 250.jpg銀塔鐘螺 T0091073   

 S1601SoKT0091065BCWA.jpg高腰蜑螺 T0091065 

除了採貝,捕魚也是他們重要的生業方式之一。史前人補魚的工具跟現代差不多,不外乎魚鉤及魚網。這個遺址出土了四件殘缺嚴重的骨製魚鉤,鉤狀部份幾乎都折失了;考古學家認為這與太平洋諸島上常見的魚鉤樣式相似,故推測這四件物品亦作魚鉤用。有個有趣的現象是,台灣及大陸東南沿海地區有些遺址與鎖港遺址關係密切,但都未曾發掘出類似的器物,反而是在目前尚不知與鎖港遺址有何關聯的太平洋諸島上發現。

S1601SoKT0090987BCWA 250.jpg骨製魚鉤 T0090987

貝類與魚類對史前鎖港人的意義不只是食物,還作為生活用具的原料及裝飾品,例如貝製的匙形器及用魚椎骨製成之骨珠;後者在今日澎湖的藝品店中還看得到呢!

(by南)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