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考古新聞 (14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南韓京畿道漣川郡無等里及其附近有一片高句麗時期(公元前37-公元668年)的堡壘群(圖一)。從1991年進行京畿道軍事區調查發現至今,數個研究單位都在此進行研究,陸續揭示出它們可能的年代及作為軍倉的用途。近年首爾大學博物館針對無等里2號堡研究,發現該堡的牆體有木柵欄及石築牆兩種,而木柵欄在石牆之下,可知最初是以木柵欄為牆,廢棄後才改以石築牆。另外亦發掘出排水溝遺跡,溝內有大量煉鐵爐渣,證明堡中存在高句麗時期的煉鐵爐。其中最為特殊的是寄生(日本將之稱為蛇形狀鐵器)這種馬飾的出土,這是韓國首次在高句麗堡壘中發現該時期的鐵質寄生。


20120618考古現場_古今map


就目前文獻及考古資料所知,寄生最早可能是作為戰馬馬尾的裝飾,或許是一種附有織物的旗子,它被裝在馬的臀部或安裝在馬鞍下(圖二)。馬匹奔跑時寄生也隨之搖晃,能增添騎乘者的威勢。發展到後期,除了裝飾作用的加強使得寄生大於馬匹的情況,另外金屬質寄生的出現,賦予它保護騎乘者後背的實用功能。寄生可分為有機質與金屬質兩種;竹木等有機質主要流行於東晉、南北朝、高句麗和隋唐等政權範圍內,金屬質則流行於三燕(五胡十六國之前燕、後燕、北燕統稱)、高句麗、新羅、百濟、加耶和倭等政治範圍中。


20120618考古現場_寄生


日本有學者認為朝鮮半島的部份寄生是受到中國的影響而出現。朝鮮半島出土過與三燕地區相似的鎏金銅扇形寄生,因此這種形制的寄生可能由三燕傳入。另高句麗墓葬中壁畫繪有一種樹枝形寄生。三國的孫吳時期與高句麗曾有往來,而高句麗亦與南朝諸國交往頻繁,加之北朝地區及與高句麗相鄰的三燕地區也未發現此種形式,故此類應源自東晉、南朝。朝鮮半島還出現一種長柄U形寄生,它有多次彎曲的長柄並在一端連接U形構件,這種類型並未見於中國南北朝各國,甚至在高句麗墓葬中,雖出現馬尾飾以長柄器的圖象,但末端卻無U形構件。因此推測,高句麗本地的長柄器在百濟及加耶地區,逐漸發展成為這種長柄U形寄生,最後再傳入日本。


值得一提的是,朝鮮半島出土過一些馬俑形狀的盛水器,其尾部也有明顯的裝飾,但這並非寄生。而是因應盛水器的實用功能而加上的部件,只能算是器具的造形。20120618考古現場_馬俑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0611考古現場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西安秦始皇兵馬俑,第三次開挖成果在9日公布,出土的器物共有300多件,包括新發現的20多件「百戲俑」,其中一位無頭俑長220公分,如果算上頭部高度,身高可能達到250公分,比籃球明星姚明還高,堪稱秦代巨人。

《三秦都市報》報導,9日大陸第七個文化遺產日,秦陵博物館對外公布了兵馬俑的考古成果。一號坑第3次發掘於2009年6月13日正式開始,截至今年5月,出土了陶俑、車馬器、兵器、生產工具等各類文物共計310多件,其中揭露陶馬3組12匹,陶俑120多件;清理戰車2乘、戰鼓2處、兵器柲10處、弓弩箭箙12處、漆盾1處,另有建築材料朽跡如木、席、夯窩等痕跡多處。

「最初猜想一號坑理面文物顏色不會保存得太好,但就目前來看,在陶器和漆木器上均發現了不少彩繪,彩繪情況比預想的要好。」一號坑第三次發掘執行領隊許衛紅說,兵馬俑「千人千面、千人千色」的猜測被印證,在3年的考古中,工作人員先後發現了有黑色眼睛、灰褐色眼睛的兵馬俑,還發現了一個眼珠為紅色、瞳仁為黑色的彩繪兵馬俑頭。

此外,第三次考古發掘還發現了一個級別頗高的將軍俑,它穿的魚鱗甲做工精細,鎧甲邊緣處有彩繪圖案,腰部以下保存完整,俑上殘存有彩繪,呈現幾何形狀,鎧甲甲片較小,說明其級別是相當高的。

長期以來,對於秦兵馬俑被燒有兩種觀點,一是自燃,二是人為破壞,而一號坑第三次發掘給出了結論。考古人員發現,有一條甬道貫與北側門道相通,甬道位置的紅土層塊狀板結倒塌,凡是在甬道和過洞附近的俑均被燒壞,而且這一地區的棚木灰都為白色,可見溫度很高。

「兵俑被焚燒之前曾被人打碎過,因為位置不同,所以著火的火勢大小不一樣,所以形成了顏色不一樣的現象。」秦兵馬俑一號坑考古隊領隊申茂盛指出,燒毀的陶俑主要分佈在甬道等通風處,可見兵馬俑俑坑是人為破壞,至於到底是誰下的手,西楚霸王項羽嫌疑最大。據記載,項羽設鴻門宴的地點據此地僅有5公里,他與秦始皇也結有仇怨。申茂盛表示,這種說法可以站住腳,也是目前考古學界的主流意見。

考古人員還發現,秦陵內有著一支「地下娛樂雜技團隊」,這就是「百戲俑坑」,陶俑大部分上身不穿衣服,只有兩件上身穿著衣服,衣服上鑲嵌著直徑3.5公分的圓泡,8個一排。其中一件「巨人」俑非常誇張,不算頭部,僅身高為220公分,腳長32公分,如果算上頭部高度,身高就要達到250公分。

 文章來源:http://tw.news.yahoo.com/%E7%A7%A6%E9%99%B5%E6%96%B0%E7%99%BC%E7%8F%BE-%E7%99%BE%E6%88%B2%E4%BF%91-%E6%9C%80%E9%AB%98%E6%9C%892-5%E7%B1%B3%E6%9B%B4%E5%8B%9D%E5%A7%9A%E6%98%8E-020200481.html

圖片來源: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7149964.shtml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紐西蘭奧塔哥大學(University of Otago的研究團隊近日在柬埔寨荳蔻山脈(Cardamom Mountains)的峭壁上發現多個古代甕棺(圖一、圖二),利用碳14定年法得出它們的年代約介於西元1395~1650年;此時正是建立於9世紀、橫跨今日泰國、寮國及柬埔寨的高綿帝國(Khmer Empire)步向衰敗之際。當屍體被分解或被腐食性動物吃掉後,剩餘的骨骼會被放入這種半公尺高的陶罐中。

20120606考古現場

此外2010年在柬埔寨Phnom Pel墓葬遺址也曾出土一排有700年歷史的棺木(圖一、圖三),它們放置的地點與前述甕棺一樣,都是人跡難逮之處,或許這是保護死者不受打擾的一種方式。團隊主持人Beavan教授說:「任何企圖破壞這些墓葬的人,都會摔斷他們的脖子!」學者推測當時的人可能以繩子及竹籃製成簡單的械具,將甕棺及棺木放達這些難以到達的地方。

即便荳蔻山脈的甕棺年代與帝國有所關聯,目前尚無法得知帝國的衰敗對這些住在山上的人們有無影響、甚至影響多大。不過從同樣出土帝國末期墓葬的Phnom Pel遺址來看,這種以棺木葬的方式與帝國中心吳哥地區盛行的火葬方式迥異,說明了帝國文化對當地人的影響甚微。

僅管學者永遠無法肯定指出死著究竟是什麼人,但透過研究至少能讓我們了解他們的健康狀況及生活方式等資訊。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諶悠文/中國時報/2012-05-28

考古學家最近在德國南部蓋森克羅斯特勒(Geissenkloesterle)洞穴發現兩支笛子,約有四萬兩千至四萬三千年歷史,這是目前已知人類最古老的樂器。

20120529考古現場_笛  

這些笛子是用鳥類骨頭和長毛象象牙製成,在德國南部施瓦畢恩朱拉地區出土。牛津大學海厄姆教授帶領的團隊使用碳十四測年法鑑定,這些笛子製作年代距今已有四萬兩千至四萬三千年。

帶隊挖掘這些笛子的德國杜賓根大學康納德教授說:「這項發現符合我們數年前的假設:多瑙河是四萬年至四萬五千年前,人類和科技創新進入中歐的重要走廊。」相關論文刊登於《人類演化期刊》(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專家說,當時樂器可能用於娛樂或宗教儀式。一些研究人員認為,三萬年前尼安德塔人在歐洲大部分地區滅絕,音樂可能是幫助現代人類(智人)擁有比尼安德塔人更多生存優勢的一種行為表現。音樂有助拓展社交網絡,可能促使現代人類擴大分布範圍,行為較為保守的尼安德塔人遂被淘汰。

研究人員表示,蓋森克羅斯特勒洞穴發現的證據顯示,現代人類可能是在距今大約三萬九千至四萬年極度寒冷氣候時期發生前,進入了多瑙河上游地區。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尹德瀚/中國時報/2012.05.16  

美國紐約大學考古學教授懷特領銜發表《國家科學院學報》的研究報告指稱,2007年在法國西南部著名考古遺址卡斯塔內(Abri Castanet)避難所出土的一片巨大石灰岩,上頭刻畫的圖像,經科學鑑定已有三萬七千年歷史,比之前法國東南部出土的肖維岩洞壁畫還古老,是目前最古老的牆壁刻畫藝術。

這片石灰岩重一.五噸,經考證是當時馴鹿獵人住家天花板的一部份,距地板高一˙五至二公尺之間,刻畫馬匹和代表女性生殖器官的卵形圖像。

之前出土的肖維岩洞壁畫年代經鑑定在三萬年至三萬六千年前,所畫的動物圖像比較精緻,但地點較為偏僻。卡斯塔內天花板刻畫的圖像比較粗糙原始,可能是一般人的作品。

懷特表示,碳年代測定法顯示,卡斯塔內天花板刻畫距今約三萬七千年,比肖維岩洞壁畫稍微古老。肖維岩洞壁畫位於地底深處,遠離人類生活,卡斯塔天花板刻畫就在古人使用工具、壁爐附近,與日常生活相關,可能作為室內裝飾。

儘管兩者的風格迥然不同,考古學家相信,兩者的畫家同屬奧瑞納文化(Aurignacian culture),是歐洲在尼安德塔人後的第一批現代人類,年代距今約四萬年至二萬八千年。懷特說,他們已有相對複雜的社會認同,並具備刻畫技巧。

20120517考古現場_壁畫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6年秘魯第三大都Trujillo附近的El Brujo(圖一),土一座距今約1600年的莫希(Mochica)文化墓葬。這個時期的莫希墓葬多經盜掘,未如這座墓保存完好,且陪葬品及埋葬的方式都屬頂尖,但它最讓人震驚的是  ,這位被稱作Lady of Cao(或稱the Tattooed Lady。圖二)的年輕墓主是目前所知,古代秘魯唯一的一位女性統治者。

20120516考古現場_map圖一:上篇【南美洲考古現場】介紹的女祭司墓葬位於A

20120516考古現場_Lady of Cao in lab 圖二

Lady of Cao的屍身以重達12公斤的織品精心包綑了26層,最長的一片超過70公尺並將她繞了48圈。臉上覆蓋一小片綿衣、外面再倒扣一個鍍金銅碗作保護,手臂、手指及腳踝則佈滿刺青(圖三),圖案包括各具象徵意義的蜘蛛、魚、蛇及夜行動動;這也是莫希文化首見死者紋身的墓葬。

20120516考古現場_tatoos圖三

這具木乃伊能保存得如此完好,除了因埋葬地點本身乾燥外,部份歸功於硃砂的使用,因為它能抑制皮膚及組織分解。墓中出土了黃金、銅及半寶石製的頭飾、鼻環(圖四)、項鍊(圖五)及儀式中獵鹿的鍍銅木製矛投擲器(spear throwers。圖六),另有縫紉用的金針、編織工具、綿及陶製品等。鼻環不僅僅是裝飾品,還具宗教意義;它的大小會蓋到嘴巴,並賦予任何通過嘴巴的東西神性,其中兩件還刻意放到她口中。武器的出土可能表示Lady of Cao也是位戰士,或者只是象徵權力的器具。

20120516考古現場_nose rings圖四

20120516考古現場_necklace圖五:每顆銅珠僅1.4公分大,上面的表情均不同

20120516考古現場_spear throwers合併圖六

Lady of Cao的墓旁還有數個墓葬,埋著陪伴她到來世的人;其中一座墓還出土一件以皮革及織品製成並飾有羽毛的外套,上面呈現一張表情豐富的銅臉,臉的眼睛及嘴巴還鑲嵌細緻的珠母貝(圖七)類似的物件曾出土在同屬莫希文化的月亮神殿(Huaca de la Luna)裡,這被認為與薩滿文化相關。

20120516考古現場_jacket圖七

直到2011年學者才研究出Lady of Cao的死因。她患有妊娠毒血症(Eclampsia),嚴重的話會痙攣。她的手腕保存地很好,但手臂卻擺放在奇怪的位置,法醫依此判斷這是抽搐的姿勢,也就是她有出現痙攣症狀。從骨瘢痕、妊娠紋及骨盆擴張的程度推測,此時的她正處在懷孕後期而且這不是她的第一胎。我們無從得知她是順利生產、流產或產下死胎,只知生產時突如其來的強烈痙攣要了她的命,不過她並未馬上死亡,而是在產後約48小時才過世。

 

圖片來源:http://www.fundacionwiese.com/in/arqueologia/lasradecao.html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秘魯最為人知的文化是印加文明,但除此之外還有其他輝煌的文明存在。

20120509考古現場_全地圖

考古學家在秘魯北海岸的Chiclayo市發現一個年紀介於25-30歲的女祭司墓葬,年代約在13世紀下半葉,屬西坎(Sican或稱Lambayeque)文化晚期。此墓位在她生前的居所,裡面除了有自身的財產外,還有7位陪葬者、一隻駱駝及大量做工精緻的物品,這表示她有很高的社會地位;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生活在金字塔頂端的人。祭司的世襲制讓她年紀輕輕就能擔任此職務,從事與宗教相關的各種儀式,例如準備犧牲、接收祭品,慶祝季節、月亮及潮汐的轉變等等。此外,她也與鄰近文化的人們往來,甚至北方厄瓜多爾的人  還會供給她貝類、黃金、陶器及當時最具價值的物品。她的陪葬品尚包括生前使用的儀式甕,從上面繪有一柄飾以一位Lambayeque神祇的黃金權杖可知其重要性。

這座墓葬顯示出當時不是只有男性能進入權力及宗教階層,女性也能,因此學者認為應該還有更多像她這樣的女性存在。同位於秘魯北海岸但早於西坎文化的莫希(Mochica)文化,晚期也曾出土女祭司墓葬,讓我們得以從宗教生活及權力地位的層面了解當時的女性。

現在尚待釐清的是,這位女祭司的存在是因為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使女性得以涉入權力的社會自覺反映,還是當時社會出現某種危機,需要仰賴女性穩定局勢的一種政治反映。目前這副保存尚好的人骨會進到實驗室繼續研究,之後會公開展示,作為前哥倫比亞文明(pre-Columbian civilizations)時期女生掌有權力的證明。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年初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附近的楊淩區(下圖),發現大量陶範、鐵渣等與鑄鐵相關的遺物,初步推測該處為一鑄鐵作坊。

20120418考古現場_map  

發掘出土的遺物可分為兩大類,一類為秦漢時期的磚瓦建材與日用陶器,另一類為鑄鐵相關器物。後者又可分為五種:1.以犁、鋤等農具為主的  陶範與芯,各類器具之規格大小不盡相同;2.爐壁、爐座與鼓風管殘件塊,鼓風管復原管徑多在10公分以上;3.煉渣、爐渣、殘鐵塊與木炭塊;4.有煉渣、鐵銹附著的陶器與瓦片;5.灰坑內出土四件青石質的「半兩錢」範模殘件。

四件半兩錢範模中,一件為典型的榆莢錢(漢代使用),其他三件之錢徑及文字風格與文景兩帝時期的錢幣相類;再配合陶器、建材的特徵判斷,此作坊的使用年代應為西漢早期。

出土煉渣含鐵少、多氣孔且疏鬆,表面呈龜裂狀,這屬熔煉渣特徵,與冶煉渣不同。鼓風管口徑似較以往所知的冶煉渣風管細,陶範均可見明顯使用痕,此外尚出現一定數量、形狀多不規則、可能用作重熔原料的殘鐵塊。由此推測,這裡可能是以溶煉活動為主的作坊,而且以農具生產為主,甚至兼具鑄錢功能。從不少木炭遺留可知,作坊是以木炭為燃料。

該次發掘遺存多為鑄造的廢棄堆積,未見直接與鑄鐵活動相關的窯爐等設施,所以對作坊規模、內部佈局況均不清楚。儘管如此,它的意義卻不容忽視:楊淩所在的關中地區為秦漢時期的政經中心,文獻記載此區為重要產鐵地,但過去發現與鐵工作相關的遺址僅有五處,與文獻揭示的重要性不符。再者,秦漢的冶鐵遺址多為戰國晚期或西漢中期以後,甚少見到西漢時期的遺址,因此該遺址的發現恰好補足此環節的不足。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學家今天表示,他們在南非山洞裡發現了人類祖先使用營火最早的證據,顯示人類可能早在100萬年前就已知道怎麼用火。

根據美國雜誌「國家科學院學報」(Proceedings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關於人類史前親戚到底在什麼時候學會用火烹食和禦寒,到今日為止專家還是沒什麼共識。

人類用火的線索在非洲、亞洲和歐洲都有發現,但最早的跡證據信為以色列所發現的鍋具,上面有被火燒過的痕跡,約可追溯到70萬到80萬年前。

但在南非中北部奇蹟洞(Wonderwerk Cave)層層疊疊的沈積物中,卻陸續出土年代似乎更為久遠的燒焦獸骨和石器碎片。奇蹟洞過去的發掘即已顯現重要的人類居住紀錄。

這項研究表示,研究團隊在洞穴中找到「散落各處、原地堆積沈澱並混在沉積物中的植物灰燼與燒焦獸骨碎片,且保存完好」,指出洞穴靠近入口處曾有小型、局部火堆。

研究更指出,部份殘片表面變色,屬於典型的人為控制火燒,而非野火或其他自然現象的證據。

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人類學家、計畫共同主任查荏(Michael Chazan)表示:「分析結果將人類用火的時間往前推了30萬年,顯示最早可能從直立人(Homo erectus)的時代開始,人類祖先就已經會在生活中用火。」

直立人為目前已知最古老的早期人類,遠比尼安德塔人「資深」。

查荏說:「學會控制火,是人類演化史的重大轉折點。」

「烹飪食物的影響有據可查,但學會控制火的影響,則觸及了人類社會的所有元素。圍著1堆營火社交互動,實際上很可能就是我們之所以為人不可或缺的一面。」

研究的國際專家團隊來自美國波士頓大學(BostonUniversity)、德國的海德堡科學與人文學院(Heidelber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Humanities)、以色列的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Hebrew University inJerusalem)、約翰尼斯堡金山大學(University ofthe Witwatersrand in Johannesburg)以及加拿大多倫多大學。

(法新社華盛頓4月3日。譯者:中央社楊盈)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時報【呂昭隆╱馬祖報導/2012年4月2日】

20120402考古現場_馬祖  (圖為中研院研究員陳仲玉率領的考古隊,在亮島「島尾一號」遺址挖掘的情形。王遠茂翻攝)

台灣考古界取得驚人的重大發現!去年十二月,在國防部與連江縣政府協助下,中研院史語所兼任研究員陳仲玉在馬祖的軍事管制區亮島,成功發掘出一具約七千九百年前的完整人骨骨骸,命名為「亮島人」。「亮島人」不但是台灣所發現最早的人骨,也是閩江流域發現最早的新石器時代人骨,更可能是南島語族所發現最早的人骨。此一重大考古成果,無論對台灣、兩岸及國際考古學界,均有非凡意義。

馬祖考古隊計畫主持人陳仲玉說,「亮島人」的骨骸完整,有頭骨、四肢,連胸骨、鎖骨、肩骨均清楚可識。另根據清大邱鴻霖教授考古隊所做研究,「亮島人」為男性,有Y染色體,年紀約三十到三十五歲,身高一六○到一六五公分,手臂相當強壯。

據了解,馬英九總統對「亮島人」此一重大考古發現極度重視,已於上周聽取軍方簡報。

「亮島人」發現位置在亮島「島尾一號」遺址,其墓葬方式為古代普遍常見的「屈肢葬」,即人剛死之時,將其下肢向上卷曲,如同嬰兒在母親子宮內形狀,然後埋葬。台灣原住民直到百年前,仍有「屈肢葬」習俗。

陳仲玉表示,「亮島人」不僅是台灣所發現年代最早的「屈肢葬」骨骸,可能也是南島語族最早的。台灣最著名的「屈肢葬」骨骸,是新北市的十三行遺址,但僅約一千餘年,而「亮島人」則有近八千年歷史。

「亮島人」是去年十二月十九日於「島尾一號」遺址的第一號洞挖掘出土,隨後運至馬祖民俗文物館進行研究。文建會上周赴馬祖深入了解挖掘成果,將指派專家進行骨骸清理,再做3D掃描,重建「亮島人」形貌,並淬取DNA做人種學研究。

島尾一號遺址有一層厚度約三十至四十公分的貝塚,即古人堆積垃圾的地方,肉眼可見,「亮島人」即在貝層之下出土。經過台大相關單位的三次碳十四檢測,貝塚上層年代約七千五百餘年,下層更高達七千八百餘年。

陳仲玉說,「亮島人」依國際考古標準程序挖掘,於貝層下挖出一個長兩公尺、寬一公尺、高六十公分的坑洞。該遺址同時發現骨器、石器與陶片等常見的新石器時代出土文物,但物件不多,且均破碎。

陳仲玉說,「亮島人」與島尾一號遺跡,比大陸福建的磹石山文化遺跡還要早約二、三千年。磹石山文化約在五、六千年前,中國大陸考古界認為,磹石山文化是福建與台灣文化的源頭,亦是閩人最早的起源地。

陳仲玉說,亮島形勢險峻,「亮島人」應是在七千多年前,季節性地前往亮島,而不是終年住在島上。此外,由亮島貝層顯示,「亮島人」在該島活動時間約在七千五百到七千八百年間,且持續長達三、四百年之久。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屬聖赫勒拿島(Island of St. Helena,圖一)位在西非與南美洲間的大西洋上,是往返兩洲甚至歐洲的一個中繼站。島上最為人知的監禁者恐非拿破崙莫屬,他於1815年流放到此後至1821年去世都未曾離開。近年考古學家在島上發現一片墓地,埋的是一群比拿破崙稍晚上島,但同樣上島後就出不去的人。

20120323考古現場_MAP加註圖一

19世紀初英國廢除了奴隸貿易,但還是有成千上萬的黑人從非洲被買或被綁架來販賣。為此英國皇家海軍(Royal Navy)成立一支來往於西非沿岸的巡邏隊,專門扼止這種貿易行為,半個多世紀間就抓到1600多艘奴隸貿易船,並釋放15萬名左右的黑奴。

聖赫勒拿島的地理位置,讓它在此行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埋葬在這片墓地裡的人,就是1840~1872年間,英國皇家海軍從奴隸貿易船上釋放的黑奴。他們原該被送回非洲的家園,但船上及島上的居住環境極其惡劣,使得許多人死在船上或登陸不久就過世,估計至少有5000人長眠於此,他們暫居的Rupert’s Valley還因此被稱為「屍谷」(”a valley of dry bones”)。83%的死者是小孩、青少年及青年;理論上年紀越小的奴隸,工作年資越長,因此這個年齡層的人是人口販子優先尋求的對象。這些小孩跟青年離開非洲才數週,就死在聖赫勒拿島上再也回不去了,可以想像這種奴隸運輸方式有多麼殘酷了。這些人的死因難以確認,因為當時奴隸船上常見的脫水、痢疾及天花等疾病無法從骨學分析得知,不過骨學研究倒是指出他們普遍患有壞血病。此外有些人曾遭受暴力對待或槍殺。

  從門齒的各種刻鑿方式可知這些人來自不同文化,有些還幸運地保留了手觸及各式珠子(圖二)等飾品。這很不容易,因為在他們被運上貿易船前,會被強剝掉身上的飾品。此外墓葬中也發現緞帶等織品,甚至出土不少可能作為奴隸名牌或編號的金屬標籤。最悲慘的是,儘管這些黑奴來自不同部落或文化,但他們有個共同信仰,相信亡魂無法涉水而過。也就是說他們到死還是回不了一水之隔的家鄉。

20120323考古現場_黑奴珠子圖二:各式珠子

出土的人骨及其遺物目前存放主持本次發掘的英國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2013年將至利物浦的國際奴隸博物館(International Slavery Museum)展出,之後隨及運回聖赫勒拿島重新下葬。

相關報告已發表在2011年英國考古學協會的出版物上,ISBN為:978-1-902771-89-2

20120323考古現場_考古報告

圖片來源:

圖一、http://maps.google.com.tw/maps?hl=zh-TW&tab=wl&q=Island%20of%20St.%20Helenaof%20St.%20Helena

圖二、http://www.britarch.ac.uk/books/Pearson2011 

圖三、http://www.britarch.ac.uk/books/Pearson2011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距今3億年前 內蒙發現「植物龐貝城」


2  3    


 5   4  


聯合新聞網/ 2012/02/22


中國考古學家在內蒙古的烏達地區發現近3億年前的化石森林,整座森林被火山灰埋入地下。由於森林彷彿「凍齡」,保存情況良好,而被稱為「植物龐貝城」,使科學家獲得千載難逢的研究古代生態和氣候的機會,吸引了全球十餘國、30多所科學機構參與研究。  


發現這座化石森林的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軍多年來經常在烏達地區採集化石,他表示,植物化石一般多是「躺著的」,但他於2003年發現直立的植物化石,而且每隔三、 五公尺 就有一株,相當密集。


經過多年研究,研究人員逐步揭開地下植物龐貝城風貌,重建約1000平方公尺的森林,並以3D繪出森林原貌,研究成果發表在220日出刊的「美國科學院院報」。


2.98億年前,整個華北地區是浸在汪洋中的一個大島,而內蒙古的烏達位於赤道以南,屬於熱帶雨林氣候。一場威力強大的火山噴發改變了這片森林的命運,短短數天內,整座森林被一公尺厚的火山覆蓋。


研究人員在三處地點挖掘了約1000公尺的面積,清點化石數目。王軍說,植物龐貝城一共發現六大類植物類群,包括石松類、有節類、瓢葉類、蕨類、原始松柏類、蘇鐵類。最高的石松類能長到30公尺,最粗的樹幹直徑能達到 一公尺 左右,但是大部分樹木只有碗口粗。


參與研究的美國賓州大學地球環境科學系教授裴佛康表示,由於火山灰在短短幾天內覆蓋森林,許多植物保存了生長的原貌,有些小型植物甚至枝、葉、樹幹、毬果都完整保存下來。


他指出,龐貝城的發現讓現代人能夠一窺古羅馬文化,這座化石森林也有同樣效果。 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6916953.shtml


   


內蒙古首見化石森林 3億年前「植物龐貝城」出土 


台灣英文新聞 編輯
2012-02-22 08:43 PM


 


著名的意大利"龐貝城"世界馳名。歷史記載,在公元79年8月24日 ,維蘇威火山突然爆發了,瞬息之間,火山噴出的灼熱的岩漿遮天蔽日,四處飛濺,濃濃的黑煙,夾雜著滾燙的火山灰,鋪天蓋地降落到龐貝城,空氣中彌漫著令人窒息的硫磺味。很快,厚厚的熔岩和火山灰毫不留情的將龐貝城瞬間覆蓋,居民連逃生的機會都沒有,當考古學家找到它的時候,城中的一切都可以“徐徐如生”完美呈現。


新華網報導,中國發現一處類似龐貝城的化石森林,位於賀蘭山西北角、內蒙古烏達煤田的成煤沼澤森林,這片沼澤森林因為近3億年前一次火山爆發,被大量的火山灰埋藏,保存方式與義大利著名的龐貝古城相似。


這個「植物龐貝城」面積約20平方公里,估計距今已有2.98億年之久,火山灰中埋藏了20多種植物,許多挖掘出來的化石上,還能清楚看到遠古樹木的直立樹幹。這可稱是世界上目前對地史時期陸地上最大面積的植被復原研究,成功繪製了遠古森林的實際復原圖。


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所 王軍 博士在烏達煤田發現的這座“ 植物龐貝城 ”裏,不僅發現了新的植物品種,對探測現代植被隨氣候變換的趨勢也有重要參考價值。這項研究,被刊登在最新出版的《美國科學院院報》上。


大約3億年前,內蒙古烏達大地上生長著一片生機盎然的原始森林,長滿了各種植物,但是幾十公里外的火山突然噴發了。這座火山,持續噴發了兩天,厚厚的火山灰飄到了這片森林裏,所有的樹木瞬間被覆蓋。這一切,和1713年考古學家發現的意大利“龐貝城”極其相似。


通常歷史上出土文物,都是通過衝刷、搬運,再沉積,最後被發現。龐貝城保留得之所以那麼完整,靠的就是火山。而內蒙古烏達煤田發現的這座“植物龐貝城”也是經歷了同樣的命運,一場災難性的大火山爆發讓原始森林瞬間“封存”。


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讓「植物龐貝城」迅速出現?那是一場災難性的大火山,當時的火山比美國黃石國家公園的規模還要大,到處都是灰濛蒙的一片,火山的噴發柱火山灰一直上揚到高空幾十公里外,並持續噴發了2天。通過測定火山灰的年代來判斷植物的年齡,距今約3億年。


挖掘現場的照片顯示,化石是在兩層中間,可以清晰地辨認出植物莖幹的印記,普通的植物化石根本達不到這樣的條件。此外,因為大量的植物被火山灰掩埋並被炭化,因此形成了現在的煤田,中國華北地區大量的煤都要歸功於這個“植物龐貝城。2012/02/22


 


1     6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視新聞      2012/3/7  鄔凱雯 報導
台灣文明歷史四百年,不過多元的生物史 恐怕要多加一個0甚至兩個0!台灣與法國合作的水下考古有了重大發現,在澎湖海域發現大形哺乳類動物的化石,經過驗證大約有三到四萬年的時間,而且上面有人為使用過的痕跡,更推斷從前的台灣海峽可能是一片陸地,如果有更多證據,那台灣的歷史教科書恐怕要改寫!

 

台灣歷史不只四百年,可能更久遠,這是台法合作,在澎湖附近海域的水下考古研究,有了最新發現! 鹿角,水牛,犀牛角等化石,經過驗證有三到四萬年歷史,而且還有人為使用過的痕跡,在台澎海域發現的這些水下文物,有學者表示台灣歷史至少要「加個零」,可能有千年甚至萬年,從2006年開始的水下考古研究,總共發現165處目標物,64處已經有專家驗證,其中九處是沉船遺留物! 這些沉船當中,歷史最悠久的為宋代沉船,船上還有瓷器,另外還找到日本在二次大戰時遭美軍擊沉的巡洋艦,二次大戰的運輸船,及清軍打造在甲午戰爭時向日軍投降的「廣丙艦」等重要文物,臺灣是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的接觸地帶,這些水下文物有如時空膠囊,訴說歷史故事,也挖掘出更多的台灣歷史!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28日消息:正在探索一個公元1世紀基督教古墓的考古學家在一個棺材蓋上發現一條古代銘文,並以此證實該處為耶穌最後長眠之地。

考古學家使用一個由機械臂連接的遠程控制相機來探索耶路撒冷一個住宅的地下,他們非常震驚地發現了一批公元1世紀的「骨盒」。

這些「骨盒」通常被稱為「藏骨棺」,其中一個的蓋子上刻有希臘文的銘文,大概意思是「神耶和華,復活,復活」。另外一個「藏骨棺」上則有一幅圖案:一條魚嘴中含一個小人,據稱是描繪約拿和鯨魚的故事──基督教最早的宗教故事之一。

這次發現位於「耶穌家族之墓」約200英尺開外。「耶穌家族之墓」於上世紀80年代被發現,考古學家在其中找到多個「骨盒」,上面刻有耶穌一家的名字。但是,很多著名神學家與考古學家都認為「耶穌家族之墓」的發現完全沒有事實根據,根本不可信。

這個「耶穌家族之墓」僅僅進行過簡短的探測,因為正統猶太教抗議,擔心此舉會打擾墓穴的安寧,挖掘行動隨之結束。該處之後被封鎖,並在上方建立了一棟住宅樓。

儘管如此,位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市的北卡羅來納州大學聖經研究學者詹姆斯.泰伯以及紀錄片製作人希哈姆.雅克波維奇決定將研究繼續下去。

2010年,兩人獲得以色列政府許可,允許在上述地點附近使用機械臂鑽洞探索。在這次探索活動中,他們發現了一個墓穴,命名為「天台之墓」,因其位置幾乎是在這座建築的天台正下方。

在「天台之墓」裡,他們找到了之前所説的銘文。兩人宣稱,在該處發現的銘文,讓「耶穌家族之墓」的真實性大大增加。他們還相信這兩座墓穴屬於同一個墓群。

考古學家發現 疑似耶穌古墓

圖:考古學家使用一個由機械臂連接的遠程控制相機來探索古墓\互聯網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俄羅斯科學家日前創下一項新紀錄,讓32000年前冰河時期埋藏在西伯利亞永凍層的「柳葉蠅子草」(Silene stenophylla)種籽發芽、茁壯、開花。(美聯社)在這項記錄之前,以色列的研究人員,曾經把一顆儲藏了兩千年的棕櫚科植物種子種活。

20120222考古現場_三萬年前種子開花

俄羅斯科學家在西伯利亞永凍層發現冰封長達三萬二千年的種子,他們讓這些種子「復活」,生長成開花植物,成功開出了可愛的小白花,此一實驗發現對於尋找遠古生物,以及讓其他珍稀物種,包括滅絕的物種復活,可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這項研究由俄羅斯科學院細胞生物物理學研究所的雅希娜和基里欽斯基主持。他們表示,這些草本植物「柳葉蠅子草」(Silene stenophylla)的種子,是迄今復活的最古老植物組織。根據放射性碳定年法分析,它們約有三萬二千年歷史,在地質年代上屬於更新世。雅希娜的團隊在俄羅斯西伯利亞東北部科雷馬河右岸,地表下廿至四十公尺深處,發現七十個松鼠冬眠的洞穴,每個洞約一個足球大,洞內舖有乾草,還墊上動物毛皮,有如精心設計的儲藏室,裡面存放數十萬個各種植物的種子。

永凍層基本上就像大型冷凍庫,貯藏在這裡的種子和果實,被冰封在平均攝氏零下七度的世界數萬年之久。科學家在莫斯科附近的實驗室,企圖讓成熟的柳葉蠅子草種子發芽,結果失敗,於是他們改用植物胎座組織(placenta),並控制光線和溫度,終於成功培育出整株植物。雅希娜說,目前柳葉蠅子草仍生長在西伯利亞東北部同一地區,「復活」的植物與現代版的柳葉蠅子草相當類似,容易生長,適應力很強,會開白色小花。

研究團隊表示,他們的新發現凸顯出永凍層本身對於搜尋遠古的基因庫,以及先前存在但從地表消失良久的生命,至為重要。研究人員能夠從如此古老的植物物質栽種出新物種,主要是因為松鼠挖的地洞很快被冰凍,而且從未解凍。相關論文發表在廿一日出刊的《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

資料來源:

1.【中廣新聞/夏明珠】 中時電子報 2012-02-21: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50406725/132012022100778.html

2.【諶悠文/綜合廿一日外電報導】中時電子報2012-02-22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11050105/112012022201134.html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江蘇盱眙縣的泗州城(下圖)位於黃河、淮河及長江水道流經之處,自唐代以來就是南北經濟大脈大運河的重要樞紐,水陸交通即為繁忙。然而清康  熙19年(1680年)夏,一場連續70幾天的暴雨沖破泗州城的城門,使該城被洪水淹沒沉入洪澤湖底。不過這場暴雨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20120220考古現場_泗州城及大map

明代以來為解決長期黃河奪淮,導致大運河淤積影響漕運的問題,遂加高淮河東南岸之堤防(今洪澤湖大堤),使其水位抬高,達到以淮河之清水沖刷黃河帶來的淤沙之目的。短期內確實有效,但淮河水量仍不夠沖刷黃河淤沙,久而久之河床逐漸淤高、水位不斷抬升,使得淮河下游開始出現水患,同時附近的小湖群漸合成一大湖──洪澤湖。洪澤湖亦難免淤沙日增倒致水位漸升的命運,造成泗州城根長期浸於水中、城基日漸崩壞,結果就是1680年的那場大雨讓它終遭滅頂之災。

淮河河床的淤沙堆積,使泗州城漸由水淹轉變為沙埋,後來只餘西南角部份(約佔總面積的六分之一)尚在水中。根據探堪,該城呈橢圓形,分內城、外城及更外一層的半月形甕城,內、外城距離70~80公尺,甕城南北深56.6公尺。目前考古人員在古城西南角已發現兩處房址、三條道路及一處可能為廟址的所在,另有瓦當、屋頂上的吻獸等建築構件;許多構件更是因當年暴洪的沖力而偏離原來的位置。

這座有「東方龐貝」之稱的古城正一點一滴向世人展現昔日風華,然而受到刻正進行的南水北調工程影響,它可能再度因蓄水而淹沒。目前學者尚在研議保護方案,試圖保留部份或全址。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卑南遺址以玉器聞名,但這次出土的玉核就很罕見了。玉核是製作玉器的廢料,目前我們還未發現史前卑南人製作玉器的證具,它的出土能否提供相關線索呢?

http://tw.news.yahoo.com/%E5%8D%91%E5%8D%97%E9%81%BA%E5%9D%80%E8%80%83%E5%8F%A4-%E5%8F%B0%E5%A4%A7%E7%94%9F%E6%8C%96%E5%88%B0%E7%8E%89%E6%A0%B8-045612841.html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熟悉埃及木乃伊的人都知道,不只是人會被製成木乃伊,連動物也會。這些動物木乃伊的來源不只是寵物,更多是基於宗教因素被飼養,進而成為祭品獻給諸神。由於不同的神有不同的動物圖騰,所以需用不同的木乃伊祭祀,像貓木乃伊是獻給保護女神Bastet、埃及聖鷺及狒狒的則獻給月神Thoth、猛禽類的獻給Horus,祭祀完後再把它們以供奉者的名義放入地下墓穴。

這種祭祀風俗約起於西元前3000年,至西元前650-200年達到高峰,學者研判,當時神職人員約飼養了數百萬隻的貓、狗、埃及聖鷺、狒狒及其他動物,並認為這種行為與埃及聖鷺及狒狒後來在埃及境內消失有關。這些動物多沒有寵物幸運,能在自然死亡後才製成木乃伊,牠們大部份是被殺來獻祭的,其中又以小貓最受青睞,因為牠體積小容易裝入盒子裡。當然也有幸運的,像最近美國自然史博物館(Smithsonian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舉辦的「古埃及的永恆生命(Eternal Life in Ancient Egypt)」特展中,有一具公牛木乃伊,牠可能被視為某些神的化身或基於其他宗教因素而被信徒崇拜,除了接受神職人員悉心照顧、天天受享按摩外,還能吃最好的食物,並在安享天年後才製成木乃伊。

需求帶來商機,商機引來詐欺;學者發現不少乍看是埃及聖鷺及狒狒的木乃伊,經過CT掃描後才知是用其他動物製成的膺品。更妙的是,19世紀後期有家公司購買了18萬個貓木乃伊,目的是將它們研磨成粉末當作肥料灑在英格蘭農田裡。

古埃及的永恆生命特展網址:http://www.mnh.si.edu/exhibits/eternal-life/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0111考古現場_金.jpg

2010年由Smithsonian Tropical Research Institute的考古學家Mayo主持的考古隊,在巴拿馬中部的El Caño發掘出一位酋長的遺骸,身上飾滿令人眩目的金飾,包括有浮雕圖案的護胸甲、帶鈴鐺的手觸、由橄欖狀金珠製成的皮帶,以及2000顆以上的小金珠(推測原來可能是縫在腰帶上的),另外小腿上還以數百顆管狀珠子排成波浪紋圖案作裝飾等等。

隔年考古人員又發掘出第二座墓葬,墓主身上同樣穿著護胸甲,另有一顆閃閃發亮的祖母綠。陪葬品豐美的程度不亞於前一座,由此推測墓主應是  一位地位極高的酋長,他身邊還有一具男嬰骨骸,身上同樣裝飾著金飾,很可能是他的兒子。他們周圍至少有25具排列整齊的屍體,下方則鋪了15具;這些殉葬者可能是奴隸或戰俘。這座墓的年代約在西元900年左右,此時正是1300公里外的馬雅文化開始沒落之際。

陪葬品中可見人與動物造形的圖案,這可能與動物崇拜有關。人們相信自己是某種動物的子孫,並相信這種聯繫能提高自己的戰鬥力;這類信仰在美洲印第安文化中非常普遍。除了眾多黃金飾品及珠寶,墓中還發現一個裝有河豚的小罐子、成包的黃雕魚脊骨,及用鯨魚和美洲虎牙製成的腰帶。

考古工作必須儘可能在每年1-4月的乾季進行,否則雨季來臨時,暴漲的河水會把考古現場淹毀。由於陪葬品包含大量黃金,所以除了天災,還要防範遺物被聞風而來的人洗劫一空。不過El Caño遺址的墓葬群並非巴拿馬首次發現的黃金文明,早在20世紀初,離此地約3公里的Sitio Conte遺址即出土90多座以大量金飾陪葬的墓群。從黃金中的天然雜質可知,它們不是來自外地,而是在鄰近區域開採並製作而成。

Mayo估計,整片墓地中還有20多座酋長級的墓葬,其陪葬品的數量及質量可能都像已發掘的那兩座一樣。不過以目前考古隊的進度來看,在此工作4年僅發掘清理完2%的面積,若要全部完成,還需196年!

其實Mayo在離El Caño數公里外的地方發現另一處墓地,如果該處也如Sitio ConteEl Caño遺址出土的墓葬同樣豪華,那可以將這整個區域視為巴拿馬的「帝王谷」了,只是它不像埃及的帝王谷一樣慘遭盜掘。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年多前因工程的關係,大陸南京市博物館的考古隊在南京市雨花台附近發現一片墓葬,目前發掘工作已近尾聲。這些墓葬中的墓磚保存很好,看得出都是素面磚,這種磚主要出現在東晉晚期至南朝劉宋間,另外墓室中的石門和石棺座多見於南朝,因此學者推測這是南朝劉宋時期(西元5世紀)的墓葬。

在這30幾座墓葬中,有34座的等級較高,周圍還可見屬官之墓,由此推測此區可能是當時高官的集中埋葬地。其中最大的一座墓葬,墓室設有石門,內有磚砌棺台,台上還有石棺座,裡面葬的應是一對夫妻,此外壁上另有5個磚砌的直棱假窗。雖然該墓遭盜掘嚴重,甚至還有明清時期盜墓人留下的陶器,但還是發現一些罕見的陪葬品,例如一根可能作為高檔補品陪葬的鹿角及一座高約50公分的石俑──南朝墓葬中的人俑多為30-40公分。由於墓中未出土文字記錄,所以還無法確認墓主身份,但比對文獻與墓室結構、陪葬品等判斷,墓主若非皇親國戚,也是一品以上官員。

20120104考古現場_劉宋地圖.jpg

文章標籤

南無 考古大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